中共南京市委第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今天(8月3日)召开,会上亮出了今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单,部署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为了治理老城浮肿病,医院新建学校,全力推进新城建设,使江北新区建设成为新南京发展的龙头、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部的标志性区域。
本文约字,阅读时间5分钟。
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缪瑞林强调:新城是城市空间的战略拓展,是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江北新区将成为新南京发展新龙头
南京要建设特大城市、容纳日益增长的人口、承载不断丰富的城市功能,必须开辟新的空间,加快构建以主城为核心,以江北新区、东山(空港)副城、仙林(汤山)副城为重点的都市区格局。
要以国际的眼光、一流的水准来推动江北新区规划建设,统筹布局新区产业、交通、生态、文化、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使江北新区建设成为新南京发展的龙头、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部的标志性区域。
要高标准推进河西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南部新城、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麒麟科技创新园等建设发展,打造各具特色、功能完善、职住平衡、产城融合新高地。
对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小伙伴而言,这意味着:房子要升值啦!居住环境将得到更大改善!出行更便利!各种商业中心、医疗教育设施也将推进建设!总之以后可以在家门口坐享都市繁华啦!
老城区医院新建学校
老城仍然是城市的主体部分,是“根”和“源”。但目前老城区“浮肿”的毛病比较突出,表现在人口密度比较大、集聚功能比较杂、交通负荷比较重、环境容量比较小。
要从城市发展全局出发,有序推动老城人口和非古都核心功能向新城新区疏散。要严格控制老城开发强度,今后原则上医院增量扩建和新建学校项目,不再审批占地平方米以下的开发项目。
看到这里,住在老城区的人是否有种淡淡的忧桑!
不过各个老城区正在根据自身优势,鼓足干劲大力发展,在整个新南京发展过程中,也会有很多利好建设辐射到老城的,消除城中村、完成老旧小区出新、加快老牌商贸市场升级改造...
上半年生产总值亿元,增速8.4%
上半年,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5%,两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及苏南平均水平。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亿元,增长15%。
服务业主导地位继续加强,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8.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增加值.6亿元,增长18.6%。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亿元,增长27%。
金融业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8亿元,增长16.8%。旅游业总收入亿元,增长15.1%。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增长9%。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城镇就业10.62万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上升,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元,城乡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月元。
轨道交通建设:三条地铁线基本完工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今年上半年,全面拉开江北新区建设框架,新区上半年开工建设43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31个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完成投资.4亿元;启动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6亿元。
提升河西新城的城市中心功能,全面启动南部新城核心区开发。全力推进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建设5线并进,4号线、宁高线、宁和线一期车站工程基本完成。
纬七路东进二期、红山南路东延等道路有序推进,-12.5米长江深水航道二期顺利完成。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上半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24亿元。
地铁将时间距离缩短,从年地铁一号线至今南京已通地铁6条地铁人居价值优势日趋明显。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北京哪个医院可彻底治愈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