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鼓楼、玄武、江宁……现在南京人叫惯了的地方,近百年前却不是这个格局。12月15日,南京市地名办举行《南京市行政区划史》出版发行新闻发布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从年南京建市以来,南京市的范围由小变大,六合、高淳、溧水先后划归南京。南京的称呼也经历了由江宁府、南京府、首都市、南京特别市、南京等变迁。
建
市
始
末
曾有70个名号,最早在南京建都的是孙权
《现代快报》年12月15日F5版
南京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南京的文明史最早可追溯到50万年前。“南京猿人”开始在汤山集镇一带繁衍生息,而南京作为一个行政区域,开始于春秋之际。约在公元前年,现在南京的江北地区是当时楚国的棠邑。
而南京主城区最初的原型始于战国初期,越王勾践灭吴,在城南“长干里”构筑越城,主城区开始建城。而大家所熟知的南京“石头城”的别称,是再往后,楚威王灭越国,在石头山筑城,设置金陵邑,而这也是南京主城区作为行政区域的开始。
三国鼎立形势图
南京常被称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而南京最早由一个普通地区变成国家都城,是在三国孙吴时期。吴大帝孙权在公元年在南京立国都,这也开启了南京作为国家建制的京都历史,奠定了南京古城的始基。此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在南京政区立都。
当过这么多朝代的首都,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南京历史上的名号也很多,达到70个。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金陵、建康、建邺等。其中,也有部分贬低南京的叫法,例如归化。文史专家卢海鸣博士介绍:“归化是唐高祖将当时的江宁县改为归化县,有归顺化从的意义。”
“南京市”命名一波三折,年首建市制
“南京”之名始于明洪武元年,朱元璋诏以金陵、大梁(现在的开封)为南、北两京,南京正式得名。南京市又简称为“宁”,则是因为历代多次为江宁府驻地得名。“江宁”也算得上是南京此前叫得比较久的称呼了。
现在定名为“南京市”,当年也经历了几番改名的波折。年,中华民国定都江宁府,改江宁府为南京府。不过年就变卦了,重新改为江宁县。年,江苏省设五道,又改名为金陵。金陵道辖江宁、江浦、六合、高淳、溧阳等地。
一直到年,国民政府改江宁县为南京市,定南京为首都。4月24日成立南京市政厅,6月1日改为南京市政府,命名为南京特别市,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南京市”这个称呼才首次出现,南京由此成为市一级政区。
不过,此后也经历过多次更名,比如更名为首都特别市、首都市、南京特别市。年,国民政府才重建南京市政府。“南京市”这个名字才算定了下来。
各
区
变
迁
年全市划为21个区,以数字命名
现在南京市有玄武、秦淮等共11个区,不过年的南京市可没有这么大,只是划明外郭以内的地方以及浦口归市管辖。玄武、秦淮等各区的名字一开始也不是这样的“诗情画意”。
最开始在年,南京全市被划为21个自治区,名字依次叫一至二十一区。年,按警察区划分为8个自治区。年,又划进孝陵卫、燕子矶和上新河3地区,分设九、十、十一区。
年南京市部分区对应地区
就这样增增减减,一直到年,南京的一至十区才依次改名为玄武区、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下关区、浦口区、燕子矶区、栖霞区、雨花台区。
从上面可以看出,年,现在的江宁区、六合区、高淳区、溧水区都不在内。而当时存在的白下区、燕子矶区和下关区,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而这中间就经历了多次划出划归。年,镇江专区的江宁县和扬州专区的江浦县、六合县第一次划归南京市。不过,年取消市辖县,这三个县又再次划出。一直到年3月,江宁、江浦2县才又重新划归南京。
年,原镇江地区的溧水、高淳二县划归南京市。至此南京形成了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6个城区,浦口、大厂、雨花台、栖霞4郊区和江浦、江宁、六合、溧水、高淳5县。这个行政区划,大致与现在差不多了。
此后,年江宁县改为江宁区。年,江浦县与浦口区合并为新的浦口区,六合县与大厂区合并成新的六合区。年,撤销秦淮、白下区设立新的秦淮区,撤销鼓楼、下关设立新的鼓楼区,溧水、高淳撤县改区,最终形成了现在南京的行政区划。
“文革”时期南京部分被改名的街道名称
南京的地名大多古香古色,不过在“文革”时期也掀起过改名风潮。玄武区改为“要武区”、秦淮区改为“遵义区”……各个街道也被更名,比如中山东路变成“东方红路”、中山路是“人民路”、太平路是“反帝中路”……因地名更名,市内更换大量牌匾、印信、文书资料,对外交往、人际交流也出现了很大障碍。年以后,被更改的名称才逐步恢复。
区
划
揭
秘
市区边界怎么划分确定的?
南京市行政区划示意图图
南京为什么会形成现在的区划格局?区与区之间的边界是怎么确定的?
据了解,民国时期是按警察区划分的。年,新中国成立后,南京改为华东军政委员会直辖市。次年,全市按照工商业区、农业区和风景区3种类型,重新划分了12个区。
而边界的确定,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协会会长雍玉国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历史上行政区域界线从来没有精准勘定过,一般都是以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实体作为行政区域范围的划分。国民政府曾在年推行勘界,不过,最终因抗日战争爆发没有完成。
一直到年,南京才拉开了全面勘界的序幕。南京市际行政区域边界线有宁扬、宁镇、宁常3条,共设有9个界桩点。区县界线更加复杂,矛盾也更多。比如,争议比较大的有,江宁溧水线上东善桥林场铜山分场的山林土地资源争议,还有溧水高淳线双牌时段和石臼湖段争议等。由于涉及区域和经济权益,争议很大。最终,市和两县勘界办多次深入调查,查阅资料,才找到了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各区的命名是怎么来的?
年,南京市撤销秦淮、白下区设立新的秦淮区,撤销鼓楼、下关设立新的鼓楼区,溧水、高淳撤县改区,最终形成了现在南京市的行政区划。小伙伴们一定很好奇,年,南京将各区改名,为什么定为现在的“玄武”“秦淮”“建邺”等称呼。现代快报记者翻阅《南京市行政区划史》了解到,每个命名背后都是一段历史。
玄武区是因为辖区内著名的湖泊“玄武湖”而命名,曾是南京第一区。年,更名为玄武区,并成立了新街口、大行宫、香铺营、四牌楼、丹凤街、玄武门、太平门、太平桥8个街道办事处。看到这些名字,小伙伴们就能感受到,玄武区一直以来都是南京的“中心地段”。
同样,秦淮区因“秦淮河”得名、鼓楼区因古迹“鼓楼”得名、浦口因“浦子口城”得名、栖霞区因“栖霞寺”得名、雨花台区因“雨花台”得名……
比较特别的是江宁区。江苏省的首字“江”和南京市的简称“宁”,都出自“江宁”。它原名为临江县,晋年间,取“江外无事,宁静于此”之意,更名为江宁。它在民国时期,退成南京城区,隶属于江苏省政府。年1月属于镇江专区江宁县,最后划归南京,成为江宁区。
为什么行政区划要调来调去?
为什么要研究行政区划?为什么要撤县改区?为什么是高淳、溧水划归南京?这些都能从《南京市行政区划史》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南京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处长陈悦欣介绍,行政区划调整,是在努力适应政治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每一次行政区划变化,都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城市发展需求以及政治发展相挂钩的。”
比如,南京并区改县,就是为了匹配南京特大城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均衡城区发展资源。“江宁当时调整其实有两个方案。除了改区,也可以申报独立设县级市。由于设区可以得到南京主城更好地带动发展,江宁最终选择了改区。”江苏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副处长林辰介绍。
而他们历时3年编写这本书,除了介绍南京区划调整的基本情况和来龙去脉,也是希望提供一个新视角来认识南京和剖析南京。《南京市行政区划史》这本书目前已上市,对南京行政区划变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买到了。
延伸阅读《南京市行政区划史》出版南京日报讯(记者邢虹)《南京市行政区划史》新书发布会昨天在南京出版社举行。该书是在年南京市行政区划重大调整后,由行政区划一线工作者和有关专家分工合作、共同编写的一本南京市行政区划专门史,记述梳理了南京市从年4月建市以来的重大行政区划调整基本情况和来龙去脉,填补了相关研究空白。
该书主编、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协会会长雍玉国介绍,中国过去在行政区域设置上,只有郡、县、府、州等概念,唯有“市”作为行政划分,是外来引进概念,“南京建城史虽已近年,但建市时间从年4月至今还不足百年。我们这本书是厚今薄古,是一部关于南京行政区域划分的断代史,讲的正是这近百年来的事儿。”相较于传统的府县,现代意义上的“市”,在职能上更注重城市本身的管理和规划发展。
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4月24日,南京市政厅宣告成立。这就是古城南京作为现代意义的“市”行政建制的开始,南京市也是中国首批建立的市级行政区,在中国现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意义。
《南京市行政区划史》中还介绍了历次行政区划调整变革所涉及的背景、原因和影响等内容。比如年,作为南京主城区近邻的江宁县改为江宁区,当时设想中有两种方案,一是撤县设区,成为江宁区;一是撤县设市,将江宁变成县级市。书中披露了整个过程:“江宁县撤县设市还是撤县设区的论证等待和研究决策先后用了8年时间,如今综合实力提升、城乡一体面貌巨变、与主城充分融合,很多城区的人到江宁买房居住,绕城高速、地铁等重大设施向江宁规划延伸,一批产业园落户江宁,优化了江宁的产业布局结构。”
地名资讯
云南晋宁撤县设区进程加速昆明第七区呼之欲出
地名视点
新疆库车申请撤县设市,名字还是库车而非龟兹
地名资讯
西藏那曲地区推动“撤地设市”,拟设立地级那曲市
地名视点
撤县设市(区)一字之变,到底能改变啥?
行政区划
年上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
地名资讯
“渌口”还是“渌湘”?株洲县撤县设区新区名引热议
地名资讯
九江县撤县设区改“江州”为“柴桑”重新上报?官方:系备选
地名视点
为什么有的地名能代代相传,有些却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徐岑项凤华
编辑:华夏地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