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本地最权威的城建信息发布平台↑点击订阅
昨天,中共南京市委第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上亮出了今天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单,部署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为了治理老城浮肿病,医院新建学校;同时,全力推进新城建设,大力发展江北,河西,江宁,仙林,使江北新区建设成为新南京发展的龙头、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部的标志性区域。
此外,还有南京部分地铁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情况,一起跟着城建君来看看。
上半年生产总值亿元,增速8.4%1、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黄莉新介绍,上半年,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5%,两项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及苏南平均水平。
2、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亿元,增长15%。服务业主导地位继续加强,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8.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增加值.6亿元,增长18.6%。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亿元,增长27%。金融业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8亿元,增长16.8%。旅游业总收入亿元,增长15.1%。
3、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增长9%。
4、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城镇就业10.62万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上升,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元,城乡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月元。
三条地铁线基本完工,推动南京都市圈同城化1、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今年上半年,全面拉开江北新区建设框架,新区上半年开工建设43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31个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完成投资.4亿元;启动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6亿元。
2、提升河西新城的城市中心功能,全面启动南部新城核心区开发。
3、全力推进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建设5线并进,4号线、宁高线、宁和线一期车站工程基本完成。纬七路东进二期、红山南路东延等道路有序推进,-12.5米长江深水航道二期顺利完成。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上半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24亿元。
4、黄莉新强调,要提升南京都市圈同城化水平,深入推进南京与镇江、扬州等地的一体化发展。落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与苏南其他城市的协同发展机制。
着力强化省会城市责任担当,更大力度辐射带动淮安等省内城市发展。主动对接上海,深化与杭州、合肥等长三角城市合作,提升南京中心城市地位,合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治理老城浮肿,医院新建学校缪瑞林指出,老城仍然是城市的主体部分,承载着城市的核心功能,是我们必须始终守住的“根”和“源”。但目前老城区“浮肿”的毛病比较突出,表现在人口密度比较大、集聚功能比较杂、交通负荷比较重、环境容量比较小,城市运行处于紧平衡状态。
要从城市发展全局出发,有序推动老城人口和非古都核心功能向新城新区疏散。
要严格控制老城开发强度,今后原则上医院增量扩建和新建学校项目,不再审批占地平方米以下的开发项目。
江北新区将成新南京发展新龙头同时,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缪瑞林强调,新城是城市空间的战略拓展,是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南京要建设特大城市、容纳日益增长的人口、承载不断丰富的城市功能,不能仅仅依靠老城,必须开辟新的空间,加快构建以主城为核心,以江北新区、东山(空港)副城、仙林(汤山)副城为重点的都市区格局。
要以国际的眼光、一流的水准来推动江北新区规划建设,统筹布局新区产业、交通、生态、文化、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使江北新区建设成为新南京发展的龙头、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部的标志性区域。
要高标准推进河西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南部新城、江心洲生态科技岛、麒麟科技创新园等建设发展,打造各具特色、功能完善、职住平衡、产城融合新高地。
可以想见,未来,南京的新城将迎来新一轮的飞速发展。除了被点名的新城之外,南京还有不少崛起的新城,如燕子矶,青龙地铁小镇,青龙山国际生态新城,鼓楼滨江……这些新城能否在南京城市建设大浪潮中快速腾飞,值得期待。
最后,让我们用图表的形式来看看南京上半年的工作成果,和下半年的工作任务吧!
七个“新”各项工作亮点频现
▼
六项任务,确保完成全年目标
▼
资料来源南京日报,南京城建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