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丨一本最好的历史书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03318.html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03318.html

那是的冬天,

他上北京读书。

父亲送他到火车站,

看到远处月台上有卖橘子的,

坚持要去买。

他看着父亲的背影,

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是19岁的朱自清与父亲的别离,

多年之后,

这段回忆成就了脍炙人口的经典,

惹出多少人的眼泪。

而南京这个城市,

也因此带上了点点离愁。

朱自清在南京留下的名篇还远不止《背影》。

25岁那年,

他和23岁的俞平伯夏夜泛舟秦淮河,

两个文艺青年分别写下同题散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段佳话。

他们原本试图效仿古人附庸风雅,

寄望这条南京人的母亲河

慰藉寂寞的灵魂,

却在灯影交辉、笙歌彻夜之中,

感到深深的惆怅,败兴而返。

南京、秦淮河,

似乎自古就是一个伤感之地。

自三国时期

孙权将此地由秣陵改名为建业开始,

此后近年,

南京换了好几拨名号——

江宁、建邺、建康、江南省、天京……

每次更名,

都伴随着王朝的兴与亡。

南京也由此被称为

金陵帝都、六朝金粉、烟柳繁华,

唐人对已逝的六朝充满了怀念。

郁郁不得志的李白到此,

念着“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虽有个人牢骚,

吐露的却是盛唐之气。

到了晚唐,

咏南京的诗多了起来,

内容多是对历史的感叹,

气势上虚弱了不少。

比如,

……

盛唐的繁华稍纵即逝,

诗人们不敢公开感慨今不如昔,

只好借着怀古,一吐为快。

偏安一隅的南宋,

辛弃疾为收复山河半生奔波,

在登上南京水西门赏心亭、

远眺北方故土的刹那,

只觉绝望与孤独,

不禁感叹: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以南京为背景的戏剧《桃花扇》,

书写着南明王朝覆亡的历史。

作者孔尚任借着角色之口诉说: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更不用提

跟南京脱不了干系的《红楼梦》,

本身就是一部清代贵族兴衰史。

每个抵达这里的文人,

总能激发出相似的思古幽情。

然而,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南京市民也因此经受了太多的伤痛。

只是他们不像文人般哀哀戚戚,

反生出敦厚、朴实甚至大喇喇的性格,

能随遇而安、处变不惊,

也没有大城市的优越感。

有人管他们叫

南京籍作家叶兆言则说:

“南京人往往比别人慢一拍,

天生的不着急,

不知道什么叫着急,

也不知道什么要紧。”

在时代大潮中,

他们渐渐显出不那么精明、

甚至守旧而老土的“落后”气息。

但这份宁静、质朴

恰恰也是城市魅力所在,

是几代兴衰送给这座古城的最好的礼物。

正如张恨水所描述的那样,

即使已被

“物质文明巨浪吞蚀了大半个”,

▲图片源自网络公开资料

点击阅读,推荐文章

孟买|在这里,一边堵车一边还可以享受人生。

广州丨中国最长的电视剧,拍了多集至今仍在热播。

泰国|这家餐厅,你怎么吃都不会怀孕。

加gg加入「那一座城」读者会

合作咨询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ngshizx.com/njshj/560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