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杆锈蚀、路面坑洼、一到雨天就积水,位于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的长巷桥成了居民们多年来的烦心事。小修小补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那么大修的钱从哪儿来?谁来修?南京市城市道路管理中心、玄武区市政所、还有干休所的居民代表们一同坐下来开了个“议事会”,经过多方争取、探讨,事情就这么办成了!今天,这座桥已经焕然一新。
长巷桥是南京市玄武区一干休所连通外界道路的一座自建桥梁。大约25年前,干休所始建于南京友谊河西侧,长巷桥则是干休所自建的配套桥梁,也是干休所多居民进出小区的唯一通行道路。年代久远,再加上私家车的频繁碾压,长巷桥早已破损不堪。小区居民为了修桥也是绞尽了脑汁。干休所居民梁军说:“我们向方方面面的机构反映过这个问题,多年来都是有破的地方就补一下,有锈蚀的地方就修一下,这个桥没有人来管护,也没有这方面的经费。如果单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没有办法来进行修复和养护的。”
干休所的居民多是退休老人,85岁以上的老人超过半数。为了方便老人们的出行,修桥这件事刻不容缓。玄武区孝陵卫街道康定里社区书记申镇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居民代表、社区工作人员、玄武区市政所、南京市城市道路管理中心召开了一次“多方会谈”。
“长巷桥由于一直没有主体,所以我们社区和街道只能小修小补,不能做到桥面的整体恢复,这次玄武区市政养护所主动找到社区和街道,想给我们做一些实事。我们就联系了小区居民,召开了一个多方座谈会,群众们都很感激,解决了他们多年来的诉求。”申镇说。
万事开头难。“议事会”开完了,修桥这事儿就算定下来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钱从哪儿来?玄武区市政设施综管所设施科陈珂告诉记者,据测算,维修这座桥梁差不多需要10万元,由于这座桥并不在市政设施管养范围内,这笔钱不能从市政设施专项养护资金里出。但考虑到桥梁现状和居民的出行需要,他们决定把修桥纳入到“为民办实事”的整治项目中来。“我们通过热线、社区还有日常巡查了解到,这座桥建造年代久远,桥面坑洼不平,雨天有积水,所以把修桥纳入到为民办实事的整治项目中。但这不代表我们只针对这一个项目,我们也要有一个通盘的考虑,要看道路设施的现状,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来进行维修。我们每一年都有相关为民办实事的整治计划。”陈珂解释道。
上午10点左右,长巷桥的维修施工开始。几名工人将桥梁两头围起,用起爆机把桥面不平整的沥青全部清除,趁着天气晴好,工人们还对坑洼不平的桥面重新摊铺沥青,并对桥梁的护栏进行防锈处理、粉刷油漆。中午1点左右,长巷桥便焕然一新。
南京市城市道路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广喜告诉记者,以前,老百姓的诉求总是以“投诉”形式出现,但“投诉”关系到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以往接到投诉,很少有像“议事会”这样,让多方坐下来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议事会”承担的是居民和管理方之间双向沟通的桥梁的作用。
“通过议事会,我们管理方能够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便于我们解决一些平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的管养工作虽然投入很大,但是跟老百姓的需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首先要筛选出确实超龄的、保养情况不容乐观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我们也会把政策、我们的困难和资金使用情况告诉老百姓,他们也能理解。”王广喜告诉记者。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施忆
不限户籍!免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