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江苏”导语朱自清说过: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除却那些热门的风景名胜,南京仍有很多的美景“养在深闺人未识”,下面“最江苏”就带你追寻历史的脚步,去探索老南京这些不为人知的“深闺”美景,丈量南京的一山一水。漆桥老街很多南京人都知道高淳老街,其实,在高淳的漆桥镇,还有一条更有味道的老街——漆桥老街。相比起淳溪镇的高淳老街,漆桥老街没有被过度开发,没有市井的喧嚣,有的只是古街的静谧以及岁月在石板路上留下的车轮印。陈迹沧桑,步步是景,让人回味无穷。杨柳村杨柳村地处秦淮河平原,整个村子东西长,南北窄。杨柳村分中杨柳、前杨柳和后杨柳三个自然村,中杨柳建于明代早、中期,前杨柳始建于明万历七年(年),后杨柳则为清代咸丰以后所建。古时有“青石墁地石门楼,走进杨柳不沾泥”的说法。杨柳村的老宅院,不少己被拆毁,现存比较完整的有17个宅院。这里的建筑没有传统徽派建筑张扬,而是更加内敛,更具有书卷气。桂林石屋桂林石屋建于年,原来是民国政府主席林森的别墅。石屋分两层,用青龙山石砌筑,因四周遍植桂花,故名桂林石屋。屋前有级石阶通往山下,屋后有虎皮石砌大明沟。抗日战争时期石屋被日军炸毁,从目前残留的半壁框架,依旧可以看出这座建筑曾经的精美。走进其中,历史的沉重感油然而生,仿佛回到那峥嵘岁月。愚园愚园又名“胡家花园”,位于老城南的门西地区,前临鸣羊街,后倚花露岗,是晚清时期金陵名园之一,号称“金陵狮子林”。其造型可以与号称“金陵第一园”的瞻园相提并论。整个花园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水石取胜。随着时代的变迁,仅存愚湖和部分遗迹,近些年已进行复建保护。现今的愚园既有按照史料恢复的旧景,也有新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南京园林的典范。崇正书院崇正书院位于清凉山公园内东侧的小山上,与扫叶楼遥遥相望。书院依山势分为三进,一殿与二殿由两边回廊相连接,廊壁墙上开各式花窗,东侧廊壁嵌有两块石碑。二殿与三殿间是开阔青石平台,其东侧有一组山水小景。三殿是公园的制高点,放眼周围一片苍翠,抬头远望,方圆百里尽收眼底,进入大厅,四幅大型壁画跃然醒目,再现金陵春牛首、夏钟山、秋栖霞、冬石城之四季景色。中华门门西南京中华门门西地区隶属秦淮区,位于南京古城西南端。因其地处于中华门(古聚宝门)之西,故称“门西”。门西地区是现在南京市遗存下来的较大规模和较为重要的古城片区。在这里除了保留有不少传统民居和街坊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如明城墙遗址、钓鱼台河房等古迹。南门老街南门老街最早可追溯到东吴孙权定都建邺,形成了以城南南门为商业中心的城市格局。无论历史的变迁、名称的改变,南门老街见证了十朝古都的繁华,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老门东老门东是南京老城南地区的古地名,位于南京夫子庙箍桶巷南侧一带。历史上的老城南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发达的地区,如今按照传统样式复建传统中式木质建筑、马头墙,集中展示传统文化,再现老城南原貌。现在的老门东充分展示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走入其中,你既能享受古典建筑艺术的视觉盛宴,又能体验到现代都市的繁华景象。下关大马路下关大马路是靠近南京西站的一条街道,南北走向,北到江边,南接商埠街。此处集中了数座建于民国时期的精美建筑,包括江南邮政管理局旧址和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这些建筑历经风雨,依然气势昂然,散发出浓郁的异域风情和古典风韵,颇有上海外滩的风貌。星汉别墅鼓楼区水佐岗35号在水佐岗的中段,有一幢欧式乡村别墅,建于年,又称“星汉别墅”。这座房子的原主人是原国民政府文官处参事长成济安之妻任瘦青,年变成了民国时期的波兰大使馆。院落内地势由低到高,有一条青砖小径,两旁是各种植物,老黄色的墙体,红色瓦顶,设计相当别致。潜州下关和浦口之间的长江江中潜洲是长江中的江中孤岛,距长江北岸的浦口码头约1.5公里,距长江南岸的中山码头、大兴码头约0.5公里。潜洲与江心洲隔江相望,四面环水,因为不通轮渡,所以岛上人迹罕至。洲上主要是天然的野生芦苇和荒滩。这里是都市喧嚣之外的一方净土,是南京最贴近自然的地方。止马岭总有一幕美得让你心醉止马岭,又名芝麻岭,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竹镇,毗邻安徽省来安县长山,为苏皖两省界山。止马岭享有“六合九寨沟”的美誉。逢山必有水,止马岭也不例外,山下的彭港水库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在止马岭的部分林区,你还可以看到独特的火山石景观,因为万年前六合区内存在大量的火山。慧园里谈一场穿越时空的爱恋慧园里被誉为南京的石库门,由数十幢民国时期的联排二层楼房组成,连成一片街区。由于门头并不大,虽处闹市,却有一点高墙深院的意思。经过的人并不一定会留意。从外表看,红砖和青砖砌成的小洋楼独门独院,非常漂亮。民国时期,这里的主人多是公务员、银行职员、医生、商人等,当年的中产阶层。弄堂似的过道,石料做的大门框,走在慧园里,时刻都有穿越的感觉。饮马巷饮马巷东起钓鱼台,西至磨盘街,总长米左右。因传宋高宗赵构路过此地,在此饮马而得名。这条蜿蜒而生的巷子,密布着城南人家生活所需的几家老铺子——老虎灶、三新池澡堂子、烧饼铺、缝纫店以及理发店。经由这条主动脉,一种富于能量而经久不息的生活,以各种方式呈现出它古老沉稳的活力,周而复始,昼夜朝夕。颐和路在南京,有一条美丽幽雅的街道——颐和路,它是各种建筑艺术风格的综合,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颐和路上坐落着许多的外国公馆、名人旧居等民国建筑,是南京市内民国公馆最集中的地方。上世纪50年代曾在颐和路一带居住过的著名作家张守仁回忆说,南京颐和路,乃怡情养性、和美温馨之路,堪称中国城市别墅区的经典之作。圣保罗堂南京中华圣公会的圣保罗堂于年落成。距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了,是南京第一座正式的基督教礼拜堂,也是南京基督教现存最早的民国建筑。圣保罗堂按照当时西方流行的复古主义形式设计,规模不大,是典型西欧乡村式小教堂。保罗堂典雅精细,外观属于较为地道的哥特式建筑,内在结构用中国传统的构架取代了哥特式的尖券交叉拱。中央体育场民国时期建造的中央体育场现在位于南京体育学院校内。全部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同时采用中国传统纹样装饰,进出口主看台都采用中国式牌楼建筑风格,总共可容纳观众六万余人,当时堪称“远东第一”。并于年顺利承办第五届南京全国运动会。金陵制造局旧址这里的前身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时任两江总督的李鸿章于年9月创建的金陵机器制造局。是中国近代工业和兵器工业的发祥地和中国手工业向机器制造业演变的转折点。现存原建筑有:光绪七年建的炎铜厂、卷铜厂,光绪九年和光绪十一年五月建的熔铜房等。每厂建筑少则一间,多则十余间。这些厂房具有西洋风格,人字形屋顶,三角析架,门窗上部为拱形青砖清水墙,坚固宽敞。除清朝时期遗留下的厂房建筑外,还有民国时期的厂房及办公用房三十多间,至今仍在使用着。午朝门午朝门公园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内御道街北端,因园南有明故宫午门(通称午朝门)而得名。历六百余年之后,午门主要部分劫后余生,至今仍然矗立在御道街北端。午门城台雄伟壮观,下宽上窄,古朴稳重,四周用红大理石砌成须弥座,台基之上当年所雕图案花纹,至今仍清晰如故。城台之上,当年曾有五座黄瓦金顶、重檐彤饰的五道彩楼,俗称“五凤楼”,楼与楼之间有阁道相连。北极阁北极阁是南京城内的一座丘陵,又名钦天山,位于鼓楼东面,北依台城、玄武湖,西连鼓楼岗,东连覆舟山,因刘宋时山上建立日观台而得名。古名“鸡鸣山”,因形似鸡笼又名“鸡笼山”,明时“国朝于山巅置仪表,以测玄纬,名观象台,更名钦天山”。南朝时为皇家苑囿。明洪武十八年复建观象台。清康熙七年,清皇室将观象台天文仪器全部运至北京,建“万寿阁”、“御碑亭”。年,竺可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同年在此建立中国近现代第一个国家气象台——北极阁气象台;为中国近现代气象发祥地。江苏路民国公馆传奇用江苏路形容南京的民国公馆区不是非常准确。在鼓楼区的这片地方,江苏路、西康路、天竺路、琅琊路、牯岭路纵横交汇,在绿荫下藏着大量民国公馆建筑。在20世纪30年代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后因民国政府给政府官员提供高级住宅区,而新建了这批具有当时建筑特色的公馆。现如今,这些建筑依旧保存完好,走在这些路上你可以切身体会到什么叫民国风情。升州路南唐古道早在南唐时期升州路就已经是金陵城内的东西干道了,当时的这条路,可以接壤到繁华的夫子庙,感受秦淮水岸的万种风情。年,升州路拓宽成为现代马路,并以南京历史上的名称(南京曾名为“升州”)命名。小编:拾忆CoCo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于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医院在哪里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