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歌
—读南京成都两地诗歌互动有感
作者:唐正安
这不是论文
却有太多的疑问
所有人都说是诗
读来
並非一般的沉闷
写出就为了高深
最好都不懂
都莫名其妙地感动
把好好的一句话
硬生生几段砌成
再组合连语文老师都
不敢分析的句式
不要陋存的文式
不需韵也可以阔论
只要高大上的哲学意味
或几个评委的票根
五千年的诗路过时了
而今吟人听得懂的
就是奥突、傻棍
让人雲遮雾罩的才是诗人
年9月17日
唐正安:
武汉人,普通工人,自小热爱文学,尤其喜爱诗歌。也写过一些诗在朋友间流传,诗歌主张应以中国优良的诗歌传统为本源,广泛吸收中外诗歌的实践,创作出现代新的诗歌形式,坚持诗应讲旋律、乐感、押韵。诗要朗朗上口,易传易记,反对現代的某些诗歌实践,那些故作高深,猜迷式的句式,不知所云的表述和自己都说不清的抒发特别反感,遗憾的是这神诗风似乎快成为诗坛的主流。
=================
背景音乐:沉思曲大提琴VS吉他
演奏:小平/高志坚
所属专辑:《面对面·大提琴VS吉他》
文字\投稿人:唐正安
艺术·欣赏·分享
·↑长按此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合肥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