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知青一条名叫外文的鱼

编者按

六集电视纪录片《我是老知青》重新发布后,受到了众多朋友的点击观看,很多朋友还收藏了全片。最近编者特邀本片撰稿人、总策划、总编导王爱英先生,把他曾经撰写的一些文章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这些文章有的是他在《我是老知青》摄制组拍摄期间的随笔;有的是他对当年知青经历的回顾;有的则是他几次返乡中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相信这些文章会给喜爱《我是老知青》这部纪录片的朋友们增添新的回味。

王爱英先生曾在内蒙古五原县插队,所以他的文章也多以内蒙乡情为主,读了他的文章,曾在内蒙古插队的老知青或许更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邂逅感,没在内蒙古插过队的老知青,或许也能从他的文章里透析出内蒙大草原的辽阔和塞外人的豪放。

我们将陆续刊登王爱英先生的这些短文,希望大家喜欢,也请大家品头论足地参与。本文似乎与知青生活没太大关系,就算王爱英先生对那个年代的儿时回忆吧。

“外文”是一条四十多年前的热带鱼,身体两侧顺序排列着Abc三个英文字母,头一个字母还是大写的。

十四岁上初一时,偶然在同学家发现了养在玻璃缸中的热带鱼,同学的母亲见我挺喜欢,就给了我两条孑孓一样的鱼秧子。我小心翼翼地捧着盛着鱼秧子的喝水缸,像捧着宝贝一般激动地走回家。

激动的事还在后边。一个多月后,这两条鱼渐渐长大了,其中一条不仅有了斑斓的颜色和飘逸的凤尾,而且在身体两侧,居然出现了Abc三个蓝黑色英文字母。我养了一条有英文字母的鱼!

这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我们那个大院。院里的孩子都把这条鱼称为“外文”。当时院里的人家亦有养观赏鱼的,有神仙、斑马、霓虹灯之类,也算是名贵品种了,但这些鱼都不如我这条“外文”引人注目。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大院,“外文”的知名度最高,甚至许多大人都来观赏我这小孩养的鱼,我为拥有“外文”而骄傲。

“外文”究竟是一种什么鱼呢?它很小,体长约一寸,雄鱼色彩鲜艳。我对观赏鱼一知半解,估计“外文”可能属“孔雀”的一种,与其相类似的有“蛇皮”、“凤尾”等。也有人说有“外文”这个品种,但身上的英文字母却是前所未闻。

我曾询问过那个同学见过身上有英文字母的鱼吗?他说没有,他们家也从未有过这种听起来有几分神奇的鱼。我炫耀说我有一条这样的鱼,而且就是来自他家。他默然良久,表情很复杂,我至今也忘不了他当时的神态。

然而不久,“外文”的命运彻底发生了变化。

“破四旧”像疾风骤雨席卷而来,最初的扫荡对象是那些所谓“封资修”的东西,比如古籍名画译著等等,连麻将扑克牌也被付之一炬,很快便殃及池鱼。那些养观赏鱼的人家,纷纷把心爱之物倒进厕所或当众泼在地上,以示“革命”态度之坚决。有人于心不忍,就把鱼倒进墙子河,因为是夏天,鱼在河里尚能存活一段时间。我同学家的鱼就全倒进了墙子河中。墙子河(南京路段)是一条消失于年的河流。它最初是大清朝为防御英法联军及太平军的进犯,挖壕建墙、精心修筑的护城工事,现在墙子河早已变成了南京路,路下面是地铁。墙子河本与观赏鱼风马牛不相及,但在那个年代,竟与水族箱的宠物有了破天荒的亲密接触。年夏秋时节墙子河那污浊的河水里,既有麦穗、小布鱼、石猴鱼(虾虎鱼)等土著,亦有金鱼、热带鱼这些发配来的落难者,我的同龄人也有在墙子河见过热带鱼的,真是一种奇特的景观。

那条名叫“外文”的鱼,最终的归宿也是墙子河,在我们大院的观赏鱼中,“外文”与众不同,于是它就更不能生存。假如我养的是麦穗、小布鱼之类,苟且偷生就没有问题,这便是当时的逻辑。迫于各种压力,我只好忍痛割爱,把“外文”倒进了墙子河,我绝望地看着它怯生生地消失在河水中。那些日子,我常常到河边徘徊,以期能邂逅“外文”,当然那是不可能的。

天津墙子河老照片

一旦失去,方知它的宝贵。以后很多年,凡有机会,我就到水族箱边驻足,仔细观察“孔雀”那一类热带鱼;碰到行家,便不厌其烦地请教有无“外文”这样的品种;然而,却始终没有见到一条相近似的鱼。“外文”有幸被我养大,却又不幸被我倒入墙子河,我没有能力保护它。它生错了年代,生错了环境,若是现在,这条绝无仅有的热带鱼,早就优哉游哉地徜徉在水族箱里了。

而今回想起来,“外文”似乎从很早以前就教会了我学会放弃,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美丽。因为,从形式上说可能是放弃,但内心世界却为它建构了一个不可替代的永恒位置,这反而是一种升华。

希望再次观看或收藏六集纪录片《我是老知青》,请







































呼和浩特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早期白癜风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ngshizx.com/njswh/105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