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考试啦!你有多久没有做过笔记了!?
80年前的笔记你见过吗?
最近,一本80年前的“学霸笔记”走红网络:如同印刷版的手写体、工整的标点和符号、细致精美的画图,让人无法相信这厚厚的一本笔记竟是出自一名大学生之手。
这本80年前笔记本的主人,便是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纬禄。今天恰逢黄老诞辰周年。
这本走红的笔记是一本微分方程课堂笔记,封面用英文标注了课程名称“微分方程”。
下面是黄纬禄院士大学期间的笔记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吧!
黄纬禄院士笔记
黄老已于5年前去世。作为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枚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和第一枚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的著名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通过对他的深切缅怀和纪念,后人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值得学习的可贵精神和品质。80年前,当国家处于危难之际,黄老在青年时代所展现出的“求知若渴、奋发图强”的治学精神和严谨品质,犹显难能可贵。
“父亲写字一直都是这么工整。”
黄纬禄手稿
50多年前,黄纬禄和战友们就是要向世人证明,中国人靠自己的力量也能造出导弹来。
黄纬禄和同事们的奋斗,取得了被外电评论为“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的累累硕果。
年11月,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零的突破。
年6月,“东风二号”取得圆满成功,翻开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新一页。
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由导弹运载发射的原子弹在核试验预定地点成功爆炸,中国导弹研制试验成果震惊了世界。
之后,由潜艇发射的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成功,又让我国成为具有自行研制潜地导弹和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中国拥有了二次核打击能力!
“印刷体”笔记引思考 踏实是成功基础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曾发表文章《让记笔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提倡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要拾回课堂记笔记的传统。金陵晚报曾对南京高校学生做过调查,高校课堂上,用手机拍PPT(电脑课件)的学生越来越多,还有学生干脆不做笔记,就等着拷老师的讲课课件,然后坐在电脑前,一页页整理复习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黄老不仅笔记记得好,更有着满腔的豪情与壮志。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话语,一句句掷地有声的疾呼,黄老用一生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矢志报国的信念和初心,作为一名大学生,黄老值得我们向他看齐!
让我们对黄老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信息工程系信息传媒部出品总策划:信息工程系主编:杜元贞副主编:郭鑫本期责任编辑:朱莉莉校对:王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