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
住建部要开展城市设计试点工作
南京作为今年19个试点城市中的特大城市
也列入其中!
不信你看
?
(PS:只截了部分名单图。)
南京成功入选“城市双修”试点城市
一大波城市建设计划曝光!
小移已经为大家整理出来
一起来看看未来南京城的巨大变化吧!
什么是城市双修:“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旨在治理城市病,改善环境质量,补齐城市短板。
1
打造“最美”南京
原牛首山铁矿坑变为大型文化遗址公园
以后去牛首山不只能参观佛顶宫
还能在大型文化遗址公园里浏览
生态修复主要是山体生态修复、
水体综合治理和工业污染地(棕地)整治
南京已对沪宁、绕城等高速公路
可视范围内的露采宕口整治复绿
所以将原牛首山铁矿坑变废为宝
合理利用资源
是一个很好的规划方案
▲原牛首山铁矿坑湖
推进六合冶山质地公园、汤山矿坑公园项目
无论是质地公园还是矿坑公园
这种主题鲜明的公园
都具有着一定的人文色彩和教育价值
根据“城市双修”要求
保护山体原有植被
重建植被群落
探索矿山遗址综合利用
在公园建造优美的环境之外
还让那些遗矿更有价值
通过项目推动
让更多的人对矿物有所了解
禁止明河改暗渠、填湖造地
水体整治是“城市双修”的难点
尤其是夏天
有些河道就会散出阵阵恶臭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
今年南京不但要消除河道黑臭
还要系统开展江河、湖泊、湿地等水体生态修复
避免截弯取直
明河改暗渠、填湖造地
是绝对不允许的
南部新城恢复秦华河历史上“S”湾
还记得在朋友圈看海
出门想坐船的日子吗?
南京如果遇到持续的暴雨
很有可能有些路段会被淹
比如公路是这样的?
停车场是这样的?
根据南京水环境整治时间表
3年内建成区完成雨污分流
部分流域片区着手恢复水系自然生态
相信以后就算天气恶劣
也不会给南京人的出行带来不便
同时
迈皋桥、仙林地区打开被覆盖的河道
南部新城将恢复秦淮河历史上的“S”湾
燕子矶工业地变身居住用地
燕子矶化工企业搬迁后
南京对小南化地块进行土壤修复
在污染排查后
建立污染地名录
并且逐步实施土壤污染治理
所以居民完全不用担心
因工业地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
不仅如此
今明两年内南京将重点推进
原南京固碱厂、原煤制气厂二期
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的项目
给老百姓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2
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
完善老旧小区的社区服务设施
“十三五”期间
南京要完成万平方米棚改
和个老旧小区整治
“城市修补”主要在老城
不仅是空间修复,还是功能补充
针对一些棚户区、老小区、老厂房等
进行完善和补齐社区生活以及市政配套等短板
整治道路“空中蜘蛛网”
杆线合并下地的同时
老旧小区还要完善照明
停车、二次供水等基础设施
现在人们居住的楼房都配有电梯
但是老旧小区因建造时间早和时间长
再加之老小区里居住的大多是老人
所以符合条件的老旧建筑要加装电梯
同时配有全套的健身休闲、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服务设施
打通断头路,建停车场和公交场站
从城市宜居的方面来看
老城缺项远不止以上的这些
其实,拥堵和停车难是老城最大的短板
如果下班回家晚了
根本就找不到停车位
只能停在家附近
有时候,不算宽的车道
却要过来往车辆
这对司机来说是个考验
当然,通过在老旧小区建设停车场
不用抢车位
开车一路顺畅
无需在还没出小区的时候
就已经堵在路上了
规划建设41个城市“微公园”
今年南京规划建设韩家苑
天妃巷等41个城市“微公园”
更新尚书巷、王府园等11个小广场
这样既方便市民休闲
也敞开公共空间
为拥挤的城市“透气”
老旧工业区改造成养老和创意产业
为了推动城市双修
南京规定主城内平方米以下地块
不再用于商业开发
规划为绿地、公共配套或市政设施项目
但政府鼓励低效用地开发
将老旧工业区、老建筑改造再利用
投入到文化、体育、养老和创意产业当中
建成十几个滨河游园
秦淮区水系丰富、因水得名
通过对秦淮河的控源截污、
淤泥清理修复水生态的整治
恢复滨水岸线、河道蓝线
规划“水系流域花园”
并且,结合各分支历史渊源
挖掘南唐、东吴和明清主题建成十几个滨河游园
白云亭改造为文化艺术中心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
曾经买菜的地方
在未来可能是你休闲娱乐的地方呢
白云亭原来是南京最大的“菜篮子”
人流嘈杂、环境脏乱差
搬迁后将对2.5万平方米大市场进行改造
并设有图书馆、展览馆、休闲吧和舞蹈房
曾经的菜市场
就这样摇身变为河西北部文化艺术中心
明确铁心桥、西善桥短板
按照“米见绿、米入园”规划要求
见缝插绿难以均衡布局
更何况城市还有铁心桥
西善桥这样大面积的“锈色地区”
即便是南京地铁一号线通车已经十几年了
可就在铁北地铁红山站下、北十里长沟边
还有城中村待改造
城市就像生命有机体
有机更新是一种常态
期待南京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