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安监两学一做融入工作,123

江宁区安监局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其融入业务工作,积极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近日,该局积极探索建立“”工作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内涵,努力培养群众法律意识,引导帮助群众依靠法律手段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该工作机制建立以来,群众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各类诉求办结率达%。

1条热线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我们老板强令工人违章作业,车间内行车带病作业,我们厂房内还随意存放了好多危化品,存在安全隐患。”这是今年年初江宁区安监局接到的一条来自市民张先生的“”举报。该局监察大队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查明事实,要求企业将危化品安全退回厂家,并对企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作业违法行为立案处罚。

“能及时得到江宁区安监局的受理,得感谢有奖举报联系单。”张先生介绍,此前他领到了一张便民联系单,上面有江宁区安监局的举报电话,于是他就把这张联系单收存了起来,没想到真的派上了用场。

记者了解到,像这样的便民联系单,江宁区安监局共发放了多份,并且在江宁新闻、江宁安监局网站上予以了公布,确保群众有诉求可以第一时间直接向安监局表达。该局还制定了热线接处办法,规定了“有诉必应、有诉必查、有诉必回”三项原则,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

2种思维

引导群众依法化解矛盾

从法律角度怎么看?按法律规定怎么办?这就是所谓的“法律思维”。在江宁区安监局,这两种思维被严格作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底线思维。

在安全生产领域,有关职业病危害方面劳资双方纠纷是最常见也是最难处理的矛盾。市民王先生在江宁开发区某设备制造企业上班,离职后感觉身体不适就要求企业带他去做职业病鉴定,企业认为王先生无理取闹,由此产生了纠纷。江宁安监局执法人员找到双方当事人,详细了解情况,并要求企业提供了王先生的职业病健康体检资料。根据相关调查情况来看,企业履行了相应的义务,但调解没有成功。“政府部门的调解没有成效,是不是可以通过法律思维解决此类纠纷?”执法人员转变工作思路,引导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通过不断引导,“两种思维”在解决劳资纠纷中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促使广大群众逐步转变“信访不信法”的错误认识,进一步带动广大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3个及时

有效查处重大事故隐患

4月7日下午,市民向安监局反映湖熟街道某物流公司非法储存柴油,并给运输车辆加注柴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接到举报后该局立即派出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并联合商务局一起前往现场。情况核实后,执法人员立即下达了现场处理措施决定执法文书,要求企业停止现场作业,采取安全措施将储存柴油进行清除,消除了安全隐患,并在后续的调查中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该局坚持“发现及时、整改及时、处理及时”这“三个及时”的工作原则,有效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为社会营造了安全的生产经营环境。

4项服务承诺

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5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几位市民在江宁区安监局门口吵闹。原来,其中一位袁先生的老丈人在谷里街道混凝土搅拌站上班,在工作时被车辆碾压致死。袁先生对企业的处理结果很不满意,就向安监局求助。该局监察大队负责人联系了相关部门,并向袁先生解释该事故的处理进展和下一步的处理情况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对事故处理的相关规定。袁先生听到后满意地说:“有你们这样贴心为群众办事的干部,老百姓就放心了。”

据悉,该局要求每名干部在接待群众时,不仅要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片真心办事,更要努力践行“认真记、马上动、真心帮、耐心讲”四项服务承诺,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治疗效果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ngshizx.com/njswh/13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