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旅游攻略浦口这个地方来头可不小
说到南京明城和明城墙,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实,在江北也曾有一座气势非凡的浦口明城,而且至今浦口一带还存有多处多年前的城墙遗址。作为南京城的北方桥头堡,这些城墙当年的地位可不低呢。
浦口明城墙遗址
改变千余年县置,是为了更好地护卫都城
浦口,与南京1江之隔。元代时这一带为浦子市,又名浦子口,清光绪三十四年()改称现名。浦口及周边地区,自公元前年周灵王设置棠邑(六合)以来,朝代几多更替,其行政隶属一直没有改变,始终归棠邑(六合)管辖。1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应天府(南京)以后,始将当时称为孝义乡的六合南部区域(今浦口地区),与滁州、和州的一部分建置江浦县,县治设在浦子口(今东门大街),划归应天府直辖。
朱元璋为何要改变近两千年的县置而特设江浦县,并且直接归于应天府管辖呢?皇权初创,巩固政权、护卫都城,乃第一要务。史料记载:定都南京以后,朱元璋曾亲临江北巡查,认为浦口地区地势险要,是护卫都城的天然屏障,具有“扼抗南北、钳制江淮、拱卫京畿”的重要作用,遂下令在浦口建造1座城池,与南京隔江而立,遥相呼应,作为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的北方桥头堡。
这幅民国年间出版的地图,就清楚地标着南京明城墙与浦口明城墙的位置。一旦北方有敌人来袭,这里就可以成为迎敌的最前沿。
民国时期浦口城地图
朱元璋下令建浦口城,形如满月气势非凡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10朝都会之称,也是兵家重点守护之地,而夺南京必先取浦口。在此之前,隋开皇八年(),晋王杨广(即后来登基的隋炀帝)南下伐陈,率兵聚集在浦口桃叶山(今宝塔山),曾命军中将士在今东门一带建筑了1座土城,史称晋王城。南宋绍兴七年(),驻防抗金前线的宋军又在晋王城的基础上,修建了1座更加坚固的城垣用于军事防御,史称宣化城。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明洪武4年(),命丁德在浦口筑城。浦口依山傍江,丘陵起伏。丁德则“沿丘陵之起伏,顺江水之延伸”因地制宜。浦口城建好以后,形如满月,气势非凡,蔚为壮观。
据史料记载:
明洪武年间建造的浦口城周长16里。据此算来,面积在5平方公里左右。浦口城设城门5座:东为沧波,南为清江,西为万峰,北为旸谷,另有南便门望京。为加强京畿护卫,朱元璋下令在浦口城设“应天卫”。按明时编制,一卫有官兵人。以后,朱元璋又在浦口增设龙虎、武德、和阳、横海、江淮等5个卫。当时南京地区的兵力一共设有49个卫,浦口地区就占有6个,可见朱皇帝对浦口守卫的重视。
明时,等级非常森严。建造城池亦有都城、王城、府城、州城、县城之分,不但范围,城墙的高度、宽度,连城砖的大小都有具体规制。浦口明城的高度、宽度现已没法丈量,然浦口明城砖的长、宽、高与南京明城砖大体相仿,只是南京明城砖有烧制者的姓名、产地,而浦口明城砖大部分没有字,只有小部分有铭文。据史料记载:当时一样隶属于应天府的六合城周长仅8.82里,只及浦口城的一半强点,城砖也比浦口城的小许多。因而可知,朱皇帝在建造同为都城卫星城的浦口和6合时,是厚前者而薄后者的。
浦口明城墙的部份城砖上也有铭文
江水腐蚀,城墙南部一度被冲毁
多年后的明弘治年间,江水北徙,汹涌的江水冲毁江滩,直逼浦口城下,南边的清江门和望京门及两边城墙经不起江水冲洗,多处坍塌,以致造成“江水骤涨,街衢可通舟楫,民庐漂没甚众”。明万历十四年(),朝廷终究派来大司马(兵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黄克缵来浦口巡查民情和观察城墙损毁情况。
黄克缵“自万峰门(西门)登城,中经浦子山,东达沧波门,上下于颓垣荒壁之间,里巷阓周转曲折,无处不到”。经过实地调研,他表示:“浦城为南京之保障,缺其一面与无城同,其当修筑。”同时他提出:“近五十年来水势渐定,城西沙洲既露于上流,城东石骨复露于水笙,唯中间一段被水冲洗,然有山可依”。奏折很快就得到批准。明政府在财政状态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仍决定大修浦口城,再次证明了这座城池对南京的重要性。
为避江水,明万历年间城池修复成半圆形
明万历四十五年(),在“山势可依则依之,江流宜避则避之”的修复原则指点下,朝廷空降3公:大司马黄克缵、大司空(工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水利部长)丁宾、少司空(工部侍郎,相当于今天的水利部副部长)罗朝国督导,仅一年时间浦口明城即修复完工。
新修复的浦口城南面城墙没有在原来的基础上复建,而是为避江水而向北退至城中,沿西门至浦子山脊,再顺山脊而下至东门,使西门、东门之间连为直线,共建造城墙丈。东、北、西3城门间的城墙则在原基础上修复。
这样一来,浦口明城由洪武年间的形如满月变成了半圆形,面积也只相当于原来的一半左右,但气势不减当年。城门由5座增为7座,东门由沧波门改成朝宗门,南门由清江门改成金汤门,西门照旧为万峰门,北门由旸谷门改成拱极门,另有3座便门,顺次为广储门、攀龙门和附凤门,同时增建了1座瓮城、7座敌台、9处水口,还在金汤门及两侧江水易侵袭的地段再筑起一道.8丈的石堤,以防御可能再次来袭的江水。
浦口明城遗址 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浦子山,系浦口名山,峻峭壁立,明万历年间建造的那段城墙就顺着这座山的山脊起伏延伸,有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山颠之上,山颠之上建了1座被称为“中敌台”的观敌台,又名中敌楼,民间称为点将台,耸翼摩云,气势雄伟,被誉为浦口第一名胜。传说楚汉相争时,大将军韩信曾在此点兵布阵,智退“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南宋时期,韩世忠、梁红玉夫妇带领的义军,也在此点兵布阵,最后全歼准备渡江北逃的金兵。点将台的美名因此宣扬开来。
中敌台遗址
多年来,浦口明城在历经自然腐蚀、人为破坏,特别是战争的毁损以后,如今已是面目全非。但现存遗址、遗址最少还有十余处,其中3处值得1说:
1、沧波门(东门,又名朝宗门)遗址。该遗址城门残迹一目了然,门洞两侧当年垒砌的十余米巨石仍然巍巍矗立,古老的门洞现已成为街道,仿佛在向人们叙说着当年的光辉。南京市人民政府已于年3月20日在此立碑公示。
2、中敌台遗址。中敌台毁于清咸丰年间,光绪七年()重建,上世纪40年代再次坍塌,现存台基部份,上面还保存着明朝名士、翰林院学士顾起元撰写的《重修浦口城碑记》一方,碑高2.4米、宽1.1米,上部厚0.27米,下部厚0.28米,碑文清晰可读。只是碑上留下两处子弹的痕迹,甚为惋惜。此处遗址,南京市人民政府于年3月立碑公示。
3、附凤门(南便门)。其门洞高2米有余,加上垫高的地基足有3米,宽3米,两侧还有残余城墙多米。这里和其他所有浦口明城遗址、遗址一样,已被列入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只是,这1处在多年之前被圈入民居院中,没有立碑公示。
儿童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兰州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