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南京交通治堵和发展公共交通的一些

短短两三年间,南京拥堵排名从全国第6位下降到第29位。南京是如何做到的?

8月8日至10日,带着这样的问题,《民生周刊》记者跟随交通运输部政研室、中国交通报组织媒体调研团抵达南京进行深入走访。

作为一种城市病,交通拥堵如今已是很多城市都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时也都在寻求可行的“治堵”之策:或限牌限购限行,或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甚至收取交通拥堵费……

对于“治堵”,南京的做法值得借鉴。

文明出行

像很多大城市一样,交通拥堵也曾是困扰南京的一个难题。

高德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年第一季度,南京拥堵排名居全国第6位:拥堵延时指数为2.29,平均延迟时间为21.74分钟,平均速度为24.18公里/小时。

在这种情形下,南京的汽车保有量却在逐日上升。年一季度,全市共有汽车万辆;到年3月底,这个数字升至万辆;而到今年一季度末,达到了近万辆。

虽然车辆越来越多,但南京的拥堵程度却没有增加。过去两年,南京“治堵”成绩显著。年第二季度,退出前10名,排名第16位;年第三季度,退到全国第28位;今年一、二季度,南京的拥堵程度排名继续名列全国第29位。

解决城市道路拥堵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合理规划线路、适当拓宽道路外,完善公共出行配套外,南京还在文明驾驶方面着力。

年9月,南京市公交行业率先启动了“礼让斑马线”行动,随后出租行业和全市公务用车也加入进来。

如今,公交车礼让率平均达到89%。

南京市制定的“礼让斑马线”行动目标是,到年公交车、出租车的礼让率分别达到96%和80%以上。“目前,出租车行业的整体礼让率还只在46%左右。”

7月,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也向所有公务车驾驶员发出倡议书,要求所有公务车驾驶员文明礼让斑马线,不开“霸王车”“斗气车”“特权车”;不争道、抢道、占道;杜绝酒后驾驶、超速行驶;严格执行车辆回单位停放、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封存停驶制度,展示公车良好形象。

市场杠杆

年12月,南京成为全国首批“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之一。创建三年多时间,南京公共交通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前,南京市市域人口万,全市公共交通日均运送乘客万人次,公交的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9%,相较于年,日均增加万人次。”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陈雷介绍说。

总体来看,南京市民出行方式由近及远分别是步行、公共自行车、公交车、轨道交通。除此之外,为满足特定人群的出行需求,结合实际开通“定制公交”“高峰巴士”“定时巴士”“定时定点巴士”以及社区公交等。

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明说:“和其他城市不同,南京没有通过限牌等行政手段来治堵,而是通过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调高停车场的收费等市场杠杆来调节,一公里以内步行,三公里以内自行车,五公里以内公交车。”

为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南京大力推行公共自行车项目。截至目前,南京共有公共自行车站点个,投放自行车4.7万辆,地铁站外、公交站旁、小区门前基本都设置了租赁点,市民日均使用约16万人次,出行“首末一公里”的问题得到保障。

在提高轨道交通与其他出行方式的换乘效率方面,按照《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换乘及服务设施配套规划标准》规定,地铁站出入口米内应该配有停车设施,米内能走到公交站。

谈及南京治堵的经验,南京市城市与交通研究院院长杨涛认为,拥堵率下降主要得益于完备的公交体系,“在交通网建设方面,注重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从主骨架、主动脉、次动脉,直到毛细血管都有着明确的规划。”

乘委会和城交委

过去的几年中,南京“公交都市”创建实现跨越式发展。经第三方机构调查,南京公共交通的满意或基本满意率超过95.2%。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公交乘客委员会(简称“乘委会”)和城市公共交通委员会(“城交委”)的设置与参与。

谈及乘委会的角色,南京市乘客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蒋季同认为,乘委会是政府、企业和乘客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引进社会资源参与公益事业,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乘委会的职责主要是对公交车是否规范停车、安全行驶等进行评价,同时也会组织专门的调查、走访、蹲点等。

据了解,自年成立以来,乘委会已提交提议超过1万件。例如,公交车是否定点停靠、车厢内服务是否到位、新开通的线路是否合理……这些均是乘委会委员们







































白癜风要多久能治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ngshizx.com/njswh/89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