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恢复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19/5638303.html
头条
要闻
南京“土十条”发布土壤污染防治启动昨天,市政府正式下发《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了我市土壤污染防治目标和任务。市环保局相关专家在进行解读时表示,“土十条”标志着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正式启动,今明两年,我市将全面开展土壤质量调查和监测。
“土壤污染‘防’重于‘治’。”市环保局专家介绍,土壤污染一旦形成就很难治理,因此要以“防”来减少污染。“土十条”中明确的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开展土壤质量调查。首先是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年上半年,根据全省详查工作统一部署,制定全市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方案;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其次是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针对全市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以及农药、铅酸蓄电池、钢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等重点行业的在产企业用地、尚未再开发利用的已关闭搬迁企业遗留地块,开展详查工作。第三是开展已收储地块调查评估:对年前已收储且尚未出让的原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由土地储备机构负责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年底前完成污染识别调查,筛查出潜在污染地块;在地块出让前完成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结果向市环保局、规划局、国土局备案。
“防”的另一项工作任务是监测。市环保局专家介绍,我市要像监测空气和水一样监测土壤——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落实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制度,每5年完成1次。年底前,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年底前根据省统一部署,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全覆盖。在六合区、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大宗蔬菜基地同步监测土壤和农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土壤质量决定了农作物质量。”专家介绍,“土十条”特别强调了对农业用地的保护,这对城市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土十条”提出“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三个类别,以耕地为重点,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并明确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来源:南京日报)
头条
要闻
部党组会审议通过国土资源部年立法工作计划3月31日,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主持召开第12次部党组会议,审议通过了部年立法工作计划。会议提出,要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产权保护、深化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为立法重点,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努力为国土资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好法治服务和保障。
根据部立法工作计划,今年立法项目包括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的立法项目、力争年内完成的立法项目、调研类立法项目3档。
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的立法项目是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包括:全力推进《土地管理法》修改,全面总结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成果经验,研究形成《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国务院审议;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落实国务院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研究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续期问题,积极配合有关方面提出相关法律修改议案;研究起草《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为深入推进矿业权制度改革,研究起草在试点地区暂时调整实施《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有关条款的草案,提请国务院审议。
力争年内完成的立法项目是立法的重点,包括4项部门规章:为妥善应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大幅增加的新形势,优化流程完善机制,研究制定《国土资源行政应诉规定》,修订《国土资源行政复议规定》;为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体系,研究制定《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办法》;为加强和改进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研究制定《国土资源监督检查规定》。
调研类立法项目中,继续推进《矿产资源法》修改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制定《不动产登记法》;研究起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研究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土地确权与权属争议调处办法》《中央国家机关不动产登记办法》《土地估价管理办法》《耕地质量等级与产能评价监测办法》。(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头条
要闻
国土资源部召开省级征地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现场会为交流先进经验,加快推进平台建设,3月30日~31日,国土资源部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省级征地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现场会。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征地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根据“三步走”的工作思路和要求,以重点带全局,推动征地信息公开整体能力水平提升,加快推进省级征地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会议指出,推进征地信息公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要求,是加强法治国土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风廉洁建设的重要举措。建设省级征地信息公开平台,加大征地信息公开力度,是部确定的今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会上强调,下一步要按照部确定的“三步走”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切实加强征地信息公开工作。第一步,强化市县征地信息公开主体责任。要增强责任意识,落实各级职责分工,细化信息公开标准规范,继续坚持全面主动公开;第二步,搭建省级征地信息公开平台。由省级统一组织发布省、市、县征地信息,提升征地信息规范化水平;第三步,建立全国征地信息公开共享平台。要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全国征地信息有效归集整合、互通共享,方便社会查询。各省要高度重视省级征地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工作,确保平台建设工作按期完成。(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