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根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713584.html
李鸿章干实业比曾国藩稍晚。
一八六四年,湘军屠南京,太平天国灭亡。之后三十年的时间里,李鸿章一直在干实业。归结起来两大类:军事和商务。
军事:买船,买装备;造船,造装备;修炮台和码头;派人外出学技术。
商务:开矿,修铁路,办电报局,招商引资等等。
中间涉及到很多机关,看起来相当凌乱。然而仔细研究一下就能发现一个交汇点:那就是一个崭新的东西——北洋舰队。它是洋务运动最大的成果,晚清帝国的明珠。
也就是说李鸿章搞洋务是经过通篇谋划,都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海防。
中华帝国是典型的大陆国家,原本没有海防概念。所以近代屈辱全部来自海上。海洋成了帝国的缺口。清帝国能否实现中兴关键就看能不能堵住那缺口。
所谓洋务运动在干巴巴的历史上,就是建兵工厂、造船厂、机械厂等一批实业项目。这么理解也可以。但那些实业之上还有一个崭新的东西,北洋水师,也就是北洋舰队。
在我们的印象中,北洋水师就是李鸿章一手搞起来、又在甲午海战中被摧毁了的一支舰队。在这个事实的背后,北洋舰队是洋务运动巅峰,是中国近代海军的起源。
李鸿章一辈子干了很多事,创建淮军,帮助湘军剿灭太平军;亲自剿灭捻军;签了不少卖国条约,被人骂了一辈子;此外官位很高,权力很大,很会做人,文章写的不错,还找了几个才貌都很不错的老婆等等。他的最大成就是建立北洋舰队。有了北洋舰队,李鸿章才真正能和他的老师曾国藩平起平坐,甚至是青出于蓝。
农业时代的海洋是一块未知而神秘的领地。西方神话中,那是海神波塞冬的地盘。在东方神话中,那是蓬莱大仙们喝酒作乐的地方。甭管东西方,反正都是神话。人类的主题世界在陆地。即使当年希腊人开战一大堆船舰去远征特洛伊,也都是小木船。尽管中华帝国是标准的大陆帝国,但是那并不意味着中国航海史和造船史落后。世界上已知的最为古老的一条海上航线,就是以中国为主题、起于秦汉、唐宋时代到达巅峰的海上丝绸之路。泉州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西方的亚历山大港一样繁荣。但是郑和下西洋之后,帝国逐渐封闭保守,到康乾禁海,彻底完蛋。
工业时代帆船升级为军舰,海洋是被征服的对象。
工业产品要销往世界各地,走陆地需要经过各种关卡、税收方能到达目的地,海洋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海洋升级为陆地的延伸。谁控制海洋,谁控制世界。正因如此,英伦三岛扩展为日不落帝国。正因如此,大陆思维的中华帝国在鸦片战争中各种出洋相。
要解决帝国困境,必须要一支强大的舰队保护海洋,保护帝国钱袋子——东南沿海。
李鸿章毕生心愿就是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唯有如此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海洋威胁。
李鸿章为了北洋舰队的建设呕心沥血、挖空心思、鞠躬尽瘁。
它是李鸿章的儿子、情人、心肝。
它是洋务运动的最大果实,第一次改革开放的精华所在,中国由农业国度转向工业国度的一次开创性实践。它的悲剧和喜剧关系到洋务运动的命运和中华帝国的命运。
现在大家回忆起当年海军建设,大概印象就是买点船,再造点船,找点人,请几个老外指导一下,海军就建成了。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当时上至慈禧太后、奕訢、李鸿章,下到军官大兵,对整个海军没概念,相当于白手起家。
白手起家有多难,参照另一个事例:新中国建国之后,要搞自己的装甲师,生产自己的坦克。许光达大将曾经在苏联留学时研究过坦克,在苏联专家帮助的情况下,直到一九五九年才生产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辆有自主权的坦克车,五九坦克。建国之初那段时间,人的精神气,干劲,执行力,远胜清末,尚且花了十年时间。
出版社因为种种原因拖拖拉拉一年多。他们的担心有两个,其一是我没有经历过市场检验,我的这个写作思路和他们接触过的不同,他们判断不准;其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对历史周期律的描述,他们认为我在映射现实,怕承担风险。我彻底无语。
但是我不能看着它埋没。原因也有两个,其一,这是我两年高强度思考劳动的成果,我要拿到版权,把我的思想传播出去;其二,更为重要的一点,我认为它是有价值的。它的思维方式和视角都是崭新的。尽管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我认为它是严谨而有趣的。所以我自己把它弄出来,相当于自费出版一千套。它一定不会让朋友失望。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自己的微店“虚声界”,可直接点击下面的原文链接。
微店地址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