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名从来都是南京文化的一部分,之前龙虎网小编曾做过一个关于南京搞笑路名的盘点,引起不少小伙伴的共鸣,今天小编再和大家分享一些南京的“生僻字”地名,读读看,读到第几个卡住了?
一起读读看笪(dá)桥市
可不要读成“dàn”,笪的本意为一种用粗竹篾编成的像席的制品,晾晒粮食用,也用作姓氏。笪桥市位于老建邺区评事街一带。南京花灯闻名中外,明清时期的灯市是在笪桥至评事街。所以曾有“德高望重评事街,城中最闹是笪桥”的美称。
石碛(qì)桥
碛是指浅水中的沙石,石碛桥坐落于具有“千年古镇”美誉的江浦桥林境内,早在明万历七年(年)县志市集栏中,已有“石碛桥”记载,每逢农历二、五、七、十日,四乡农民来此赶集,相沿至今。
闺奁(lián)营
奁是古代汉族女子存放梳妆用品的镜箱。闺奁营就在内桥附近。相传闺奁营源于元代,此处专卖马桶、梳妆台、铜脸盆、丝绸、化妆镜台等陪嫁品,故称“闺奁营”。而野史更有趣,称朱元璋皇帝第九个嫔妃曾住在这里,她出嫁时闺中妆奁摆满整整一条街,可见闺奁营历史悠久。
戈家凹(wā)
凹你是不是读成了āo?错了!凹是个多音字,可读āo或者wā,读āo的时候指的是周围高,中间低的地方;读wā的时,意同“洼”,在南京除了戈家凹外,还有断山凹、红土凹等。而戈家凹则位于铁心桥街道马家店村。
大校(jiào)场
校读(xiào)的时候,是指学堂;读jiào的时候,取比较、校对的意思。刚看到这个地名的时候,你可别想到校门口。这可曾是朱元璋举行阅兵比武的地方,从明初到解放前后,这里一直都叫“大教场”,后来笔误,变成了“大校场”。南京俗语“大校场不大,小营不小”说的就是这个地方,现位于南京秦淮区。
西旺壒(zhuāi)
壒(本念ài)是尘埃的意思。但是在南京地名中多读zhuāi。这里“壒”是古代村庄通名。西旺壒,位于溧水石湫镇光明村。
茆(máo)庄路
茆同“茅”,茅草,也用作姓氏,茆庄路位于江浦一带,附近就是有“十里温泉带”美誉的汤泉镇。
六(lù)合
“六”是个多音字,读liù、或lù。读liù的时候是数名,而只用在地名的时候才读lù,目前,我国只有两个地名中“六”读作lù,分別是安徽六安和南京六合。大多数外地人易读为liù。
毓(yù)秀路
毓指稚苗嫩草遍地,多用于人名。现毓秀路位于南京市溧水区,距离苏锡常三市也不远。
北圩(wéi)路
圩是多音字,读(wéi)时,指江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读(xū)时,指湘、赣、闽、粤等地区的集市。北圩路现位于南京建邺区,毗邻莫愁湖公园。
蓁(zhēn)巷
蓁形容草木茂盛或荆棘丛生的样子。诗经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即取此意。蓁巷位于东南大学南门和珠江路中间,地理位置优越。
虎贲(bēn)仓
贲读(bì)时指文饰,装饰得很好;读(bēn)时,指奔走,快跑。虎贲的意思就指勇士像虎一样勇猛有力。而位于鼓楼区的虎贲仓则是太平天国时期,东王府的遗址之一。
膺(yīng)福街
膺,胸也。膺福街位于中华门城堡东北处,原名“英府街”,因明代英国公张辅府第在此而得名。清同治年间,两江总督李鸿章取“膺祥得福”之意,遂改名为膺福街。
牯(gǔ)岭路
牯是母牛的意思,牯岭路位于南京鼓楼区,牯岭路上有3棵悬铃木,都是民国初年种下的。而南京最老的美国梧桐就是其中之一。这比中山植物园等地的美国梧桐资格要老许多。
大锏(jiǎn)银巷
锏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像鞭,四棱。相传大锏银巷是古时候打造银器的地方,上个世纪初期,英国人在大锏银巷里建立了金陵协和神学院,一度庇护了流离失所的难民。现在的大锏银巷地处南京市中心黄金地段,交通出行十分便利。
郄(qū)坊
“郄”原本读qiè,用作姓氏;读郄(xì)时,也作“隙”。是空隙;裂缝的意思。虽然在南京市境内多读qì,但在江宁区上峰郄坊一名中读qū。
小编真是自惭形秽,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居然有很多地名读不出来。。。不过看到“大锏(jiǎn)银巷”的时候,就想起上回《搞笑盘点南京各种路名造成的误会》里的那条——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搞笑盘点南京各种路名造成的误会》
南京地名大盘点(一)数字为名首:一枝园、二板桥、三矛宫、四卫头、五老村、六角井、七家湾、八步沟、九华山、十字街、百子亭、千章巷、万家楼。
(二)颜色为名首:红花地、黄泥岗、蓝家庄、白酒坊、黑墨村、青云巷、紫金新村、绿竹园、乌衣巷。
(三)方位为名首:东关头、南捕厅、西流湾、北门桥、中华路、上乘庵、下浮桥、左所巷、右社、前方村、后宰门。
(四)动物为名首:龙蟠里、虎踞关、狮子桥、象坊村、熊家凹、牛市、马台街、驴子巷、羊皮巷、鸭池塘、鸡鹅巷、狗皮山、猫鱼市、猪头山、蛇山、凤凰街、白鹭洲、燕翅口、鸽子山、鱼市街。
(五)植物为名首:梅园新村、兰园、菊花里、竹丝巷、松山圩、柏果园、杨梅塘、柳叶街、樱驼村、桃花坞、杏家塘、桂山嘴、莲子营、菱角市、苜蓿园村。
(六)金属和五行为名首:铁管巷、铜坊苑、银作坊、木料市、水佐岗、火瓦巷、土城头。
(七)家庭日用品为名首:柴家营、茶亭东街、糖坊巷、盐山桥、酱棚营、米市街、煤炭港。
(八)以古代名人学士命名:程阁老巷、刘军师桥、安将军巷、张都堂巷、沈举人巷、秦状元巷等。
(九)姓氏为名首:赵家菜园、钱家村、孙家洼、李府巷、张府园、王家庄、姜家园、管家桥、胡家花园。
“龙虎网-乐活南京”综合整理
部分资料来源:现代快报及网络
龙虎网合作: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