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道路校园应用实例南京外国语

近期,由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专项设计、江苏中路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改造的南京外国语学校校园海绵型道路工程项目顺利竣工,这预示着中路海绵道路研究迈出了实践性的第一步,表明海绵型城市改造可以应用于城市局部改造,如广场、公园、校园等地。

年底,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海绵城市”的概念,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南外校园的海绵道路改造设计遵循“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理念,设置排水路面,起到渗水作用,一侧设置透水路缘石,由植物进行吸水、蓄水,节省灌溉用水,一侧设置溢流排水沟,提高道路防涝能力,边沟和绿地也能储存一定的雨水,并起到一定的渗透和净化作用,实现了“海绵型”的概念。

当然,局部改造并不等同于城市大环境的“海绵城市”改造,但是通过小环境的改造推动大环境的改造,形成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最大限度的提高“海绵体”-江、河、湖、池塘等的给水、排水能力,最终实现海绵城市的理念并不是太遥远的事情。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北京医院皮肤科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ngshizx.com/njsmj/99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