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坚持“创新+生态”的建设理念,统筹新区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统筹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构建功能协调互动、空间组团舒展的“一带一核五基地”总体布局。
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改革发展任务,全方位参与新一轮产业分工,聚焦优质要素资源,打造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生态文明先行区、高端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大力提升新区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成为带动安徽加速崛起、支撑长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未来的“滨湖国际级新区”比现在的滨湖新区要大几倍,包含了肥东,肥西,高新,蜀山,包河区,经开区,高新区!未来GDP要亿以上!
6合肥东部新中心规划即将面世
瑶海的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已由原来的13.29平方公里扩大至29.82平方公里,合肥东部新中心的规划即将在近期正式面世。
年,瑶海区将推动大众路等8条道路建成通车,并做好裕溪路高架东延等15个项目保障,同时,该区还将将加快明光路、一环路等4条精品道路和铜陵路、裕溪路等5条精品林荫路,以及木滩街等特色街建设。
城市交通篇
1合肥迈入地铁时代未来5年建成5条地铁线
12月26日合肥地铁1号线正式试运营,意味着合肥正式迈入地铁时代。
按照施工计划,“十三五”期间,合肥轨道交通1、2、3号线将陆续通车运营,未来五年将确保投运5条地铁线,到年,合肥确保1-5号地铁线投运,轨道交通里程达到公里;启动建设6-8号线,着力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高到30%以上。
2城际铁路汇集的巨型枢纽站
在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皖江地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年),包括合六城际、合淮蚌城际、合宁城际、合芜城际、合安城际等5条放射线,总里程公里,串连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六安、淮南、蚌埠11个市。其中合六城际铁路全长公里,建成后,合肥市民从市区到机场40公里距离只要约15分钟。
3“米”字形高铁布局合肥
未来5年,合肥高速铁路网逐步形成“米字快铁”,高铁将达到11条,成为全国最发达的铁路枢纽之一。到年,合肥将打通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关中、成渝、海峡西岸等城市群之间的快速运输通道。未来3小时可通达国内诸多重要城市,建立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两小时通达圈”。
4高速公路“一小通勤圈”
未来5年,合肥规划新增高速公路公里以上,改扩建国省干道公里以上,加快构建“十二纵十横”一级公路网,到年,基本上建成以合肥为中心的“1小时通勤圈”。
5新桥机场二期工程将启动
在航空机场方面,合肥市将实施新桥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增加国际航线,提高航班密度,启动建设庐江、肥东、长丰、巢湖等通用机场,争创通用航空运营试点。
“适当增加合肥-上海航线航班规模,实施合肥-上海-国际航班的中转联程航运服务功能。”合肥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解释。
近年来,合肥已开通了9条国际地区航线,不过,今后,合肥新桥机场航线将逐步覆盖各大洲。合肥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建议,今后需研究推动合肥至洛杉矶(或旧金山)、莫斯科、巴黎、澳大利亚、巴西和南非等地直航。
科技教育
1年建成国家科学中心
未来五年,合肥将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到年,基本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朝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迈进。合肥将争取国家量子实验室落户,支持国家大科学工程及装置布局,并支持对原有科研设施更新改造整合。
合肥将加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科学城、安徽大学互联网学院等建设,建设超导核聚变中心、量子中心、空地一体化网络、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智慧新能源集成创新中心、大基因中心等新的七大创新平台。到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
2合肥将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
“十三五”期间,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合肥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同时,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去学政策,即进城务工人员只需提供经商证明或务工证明、暂住证、户口簿等证件,其子女入学可以确保做到百分百有学上、百分百上公办学校、百分百享受“同城待遇”、百分百与合肥市户籍考生录取省市师范高中“同等标准同等收费”、百分百可录取到合肥市高中阶段学校就读。
此外,合肥还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规划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区域职教高地。推动合肥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加快建设磨店高教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建立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机制,推进学历和技能等级“双学历”试点,实现职普融合贯通发展,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杂费。
城市开发发展
1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合肥市和合肥都市圈被纳入规划范围,合肥更被确定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
合肥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群,通过上海、南京等城市辐射,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这些区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从外部环境上带动合肥市自身的快速发展。
2合肥都市圈最新规划曝光
合肥都市圈(合芜马城市群)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核心地区,是以合肥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而该区域的核心城市为合肥市。淮南、六安、滁州为地区性中心城市。
?战略定位:长三角重要增长极、安徽省核心增长极、国家重要的自主创新基地、现代产业基地、安徽省核心增长极、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规划范围:合肥、淮南、六安、滁州市和桐城市的全部行政辖区。
?发展目标:在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基础上,创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加快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努力提高都市区国际化水平,成为内陆创新发展新高地。
?合肥:构建“”市域空间结构
1个中心城区
3个城市副中心:巢湖、庐江和长丰
3个产业基地:空港经济示范区、庐南重化工基地、巢北产业基地
1个巢湖流域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朋友们,
看完合肥的发展与规划,
是不是对合肥充满了期待呢?
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
未来的安徽将要崛起,
合肥也将发生巨变!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加油!安徽!
加油!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