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宁夏优素福·何先生普通话版本小儿锦教程
作者:汉尼·阿德勒[伊朗]
虽然回族的经堂语是以汉语为主,但是回族所使用的汉语和汉族所使用的汉语有很大差别,回族由于自己的母语中词汇、语法与汉语的不同,所使用的汉语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母语化”。因此,回族的经堂语既是以汉语为主体,但是又包含了大量的波斯语、阿拉伯语词汇(阿拉伯语词汇也是通过波斯语里的阿拉拍语借词传过来的),甚至有些波斯语、阿拉伯语的语法也融入到回族汉语的语言组织上。尤其在宗教色彩极为浓厚的经堂语中,由于经堂教育接触到大量的波斯语、阿拉伯语原文书籍,回族的经堂语更加突出了这一特点。“回族的经堂语主要有以下特点:
1.直译波斯语、阿拉伯语所产生的语法特征;
2.由波斯语、阿拉伯语音译、意译词和回族伊斯兰特点的汉语词汇所构成的词汇系统;
3.由于经堂语的产生背景是近代汉语,其语法、词汇系统具有近代汉语的特征。”
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证明。
经堂语:“既然如此,你应为调养你的主交还乃玛孜着。”
汉语:“故你应当为你的主而礼拜。”
经堂语:“委实教门近主的跟前是伊斯俩目。”
汉语:“真主所喜悦的宗教,确是伊斯兰教。”
经堂语:“以便安拉胡而杂不一些目拿非盖男与一些目拿非盖女,与一些目失雷开男与一些目失雷开女,与以便安拉胡恕饶一些穆民男与一些穆民女,安拉胡是多恕饶的,是独慈的。”
汉语:“以致真主惩罚伪信的男女和以物配主的男女,而赦宥信道的男女!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图为摘自古代书籍《回回馆译语》
以上我们很容易看出回族经堂语和汉语的巨大差别,虽然经堂语是以汉语为主干,但是如果不懂波斯语、阿拉伯语词汇,即使懂得汉语,也看不懂、听不懂经堂语。回族经堂语中大量出现回族特有的汉语,如位置产生变化的词语:
恕饶(汉语:饶恕);怒恼(汉语:恼怒);接迎(汉语:迎接);迹印(汉语:印迹);求祈(汉语:祈求);康健(汉语:健康);路道(汉语:道路)等等。
有些句子是按自己的语法结构组成的:
“经读了没有?”(汉语:读经了没有?)
乃玛子(礼拜)做了没有?(汉语:做礼拜了没有?)
可以看出这些句子中把动词放到了最后面,这和波斯语的语法一致。
在语法上,波斯语总是把动词放在句子的最后面,比如:
波斯语:Shomagazakhordeed?(你们吃饭了吗?)(你们)(饭)(吃)
汉语:你们吃饭了吗?
回族汉语:你们饭吃了吗?
回族还根据自己的宗教文化创造汉语词汇:
举伴:以物配主
举意:波斯语(Niyat)的意译,音译为“乜贴”。“有两种含义:1.指做一件事情前的举意,这种举意一般要求在心里默许,如:我因为主而举意,为我们家乡建一所希望小学。2.指所举意的施舍物,如:这些钱是我的举意,你可以用它去买些教材。”
今世:人们生活的短暂的现实世界,和后世相对应。
后世:穆斯林认为区别于今世的永久存在的世界。
对于经堂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生活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回族穆斯林的语言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是他们所使用的经堂语却几乎一致,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全国回族穆斯林卧尔滋(演讲)中看到。我推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经堂教育兴办之初,由于当时没有广泛的经堂教育,所以全国的经堂教育以胡登洲先生所办的经堂教育为主,也即由胡登洲在经堂教育中的语言特点为基础,通过他在教学过程中的传播,再由他的学生传播到全国各地,代代相沿,直至今日。还应注意的一点是,回族经堂语的使用几乎都是口口相传,很少通过书本来教授经堂语。白寿彝先生说过:“中国回族穆斯林对宗教知识的学习,一向都是口头传授的方法。”经堂语的这一特点,也导致尽管全国范围内不论回族的地域性语言存在多大的差异,而他们的经堂语却几乎一致的现象。
编后语:关于小儿锦文字推荐南京大学刘迎胜教授主编《小儿锦研究》在网上各大书城都有卖,提到的内容和伊朗学者发现是一样。
文字作者汉尼·阿德勒
由多斯达尼整理和发布
▼
投稿请发至邮箱:
qq.北京治白癜风价格北京治疗白癜风最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