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南京市区街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动发展研讨会
为了促进社会组织专业发展,加强区级社会组织交流,促进区、街级社会组织的合作,实现社会组织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浦口区民政局指导下,浦口区社会组织服务与发展中心组织举办南京市区街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动发展研讨会。
主办单位:浦口区社会组织服务与发展中心
协办单位:沿江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与发展中心
合作单位:江浦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星甸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顶山街道社会组织培育中心
永宁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盘城街道社会组织培育中心
泰山街道社会组织发展中心
桥林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汤泉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一、时间地点
时间:年6月29日(周四)下午13:30
地点:浦口区沿江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与发展中心
(天润城十四街区)
天润城十四街区
二、邀请嘉宾
省市及各区民政领导、浦口区各街道民政办领导、高校专家代表、区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承接方代表、典型街道中心承接方代表、浦口区优秀社会组织代表、媒体记者
三、中心议题
(一)区级社会服务中心功能定位;
(二)街道社会服务中心功能定位
(三)区街两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如何联动发展
(四)区街两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与民政部门如何合作推动社会组织发展
(五)当前区街两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六)街道中心对区中心的期望,区中心对街道中心的期望,区街两级社会组织对民政部门的期望
四、会议流程
五、参会人员介绍
吴亦明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江苏省社区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省社会学会理事、小城镇研究会理事,南京市益民社会服务中心理事长。长期从事社会学、社会保障制度、社区和社区工作研究与教学。出版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的项目与实施》、《现代社区工作》,《社会保障概论》等学术著作。
白友涛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社会学博士,明珠嵌入式社区工作模式提出者,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社会保障硕士点负责人。教育部民族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安徽省政协委员,江苏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回族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益民社会服务中心总干事、副理事长。出版专著、合著有《自由城市》、《盘根草: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回族社区》、《城市社会建设新杠杆:社区民间组织研究》、《引入与融合:城市国际化研究》、《城市更新社会成本研究》、《熟悉的陌生人:大城市流动穆斯林社会适应研究》等。副主编《社会学的视野》、《社会保障与就业》。
花菊香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医疗社会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主编《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编著《社会政策与法规》,译著《精神健康——临床社会工作实践》,参与编写《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的项目与实施》、《现代社会学》、《社会工作概论》。
肖萍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研究领域为经济社会学、劳动力市场与社会分层研究、传播与社会发展、团体工作、儿童与青少年福利。专业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主编《小组社会工作》、《妇女儿童家庭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团体工作过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学原理》、《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资本》、《团体社会工作》参与编写《“健康有道”小组》、《妇女儿童家庭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与创新》、《公共关系新论:理论与实务》、《社会理论论丛》、《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社会政策与法规》、《江苏省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近中期对策研究》、《中国现代化曲折三十年》。
崔效辉
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副教授,南京市玄武区同仁社工事务所法人代表、总干事。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研究及相关社会服务。曾任原国家人口委“人口社工项目”专家组成员。是江苏省民政厅公益服务项目专家组成员、江苏省中央财政项目评审专家、江苏省妇儿工委项目评审专家组成员、南京市公益创投项目专家组成员。著有《现代化视野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许芸
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是社会政策,青少年社会工作,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专著有《社会组织培育的历史逻辑和当今实践:基于南京地区的例证》,参与编写李宁老师主编《社会学概论》(四万字),安徽人民出版社,年版。参与翻译《团体策略与技巧(第五版)》(十四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年版。
段继业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学士学位。现为南京晓庄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院长,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南京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南京晓庄社会工作服务社理事长,南京晓庄学院社会调查中心主任。南京市公益创投协会项目咨询专家,鼓楼区热河南路“微幸福”工程指导专家,江宁区社区建设指导专家。研究领域:民族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会工作。著有《青海社会文论》、《青海农牧民的生存状态》、《水电站的社会影响——对黄河上游水电站项目区的社会学观察》、《微观社会观察》、《我们的社会》。
鲁兴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助理,社会学博士,副教授,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美国马里兰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策科学委员会理事,江苏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社会政策、网络社会学、老年社会学。出版个人专著一部,参与著作四部,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各类调研报告几十部。
哇,大咖们都来了,你还等什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