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迎建国后最大发展利好定位为长三角唯

南京本地最权威的城建信息发布平台↑点击订阅

南京迎建国后最大发展利好!南京成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未来5年南京人口将暴增万,达到万!

6月3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长三角城市群规划: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江浙沪皖三省一市。

未来将拥有1座超大城市(上海)、1座特大城市(南京)、13座大城市(杭州苏州等)、9座中等城市和42座小城市。

南京成为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而杭州、苏州、无锡等只是13座大城市之一,彰显南京独特的城市地位。

在最新长三角城市定位中,主城区人口成为了定位的主要依据,在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万-万的为特大城市,万-万的为大城市。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预测南京常住人口年万人,年万人。截至年底,南京常住人口仅万,这意味着未来5年要新增万人,平均每年要新增25万人。

同时,根据规划目标

长三角城市群的总体定位为建设面向全球、

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

到年,长三角城市群配置全球资源的枢纽作用更加凸显。

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门户地位更加巩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定位为“一核五圈四带”

一核为上海

《规划》强调要提升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按照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要求,加快提升上海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进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等周边城市协同发展。

五大都市圈

1、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三市。提升南京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辐射带动淮安等市发展,促进与合肥都市圈融合发展,打造成为区域性创新创业高地和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

2、苏锡常都市圈: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建设苏州工业园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加快生态空间修复和城镇空间重塑,提升区域发展品质和形象。

3、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

4、杭州都市圈: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市。

5、宁波都市圈:包括宁波、舟山、台州三市。

四大发展带

1、沪宁合杭甬发展带:依托沪汉蓉、沪杭甬通道,发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中心城市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优势,积极发展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吸聚最高端要素、汇集最优秀人才、实现最高产业发展质量的中枢发展带,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发展。

2、沿江发展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沿江综合交通走廊,促进长江岸线有序利用和江海联运港口优化布局。

3、沿海发展带:坚持陆海统筹,协调推进海洋空间开发利用、陆源污染防治与海洋生态保护。

4、沪杭金发展带:依托沪昆通道,连接上海、嘉兴、杭州、金华等,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为重点,打造海陆双向开放高地。

规划建设上海-南通-泰州-南京-合肥铁路

规划提出,依托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以上海为核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通道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

增强京沪高铁、沪宁城际、沪杭客专、宁杭客专等既有铁路城际客货运功能。推进沪宁合、沪杭、合杭甬、宁杭、合安、宁芜安等主要骨干城际通道建设。

规划建设上海—南通—泰州—南京—合肥、南通—苏州—嘉兴、上海—苏州—湖州、上海—嘉兴—宁波、安庆—黄山等铁路(含城际铁路),以及上海—南通跨江通道等城际通道建设,提高城际铁路对5万以上人口城镇、高等级公路对城镇的覆盖水平。

全面放开盐城、泰州等城市落户限制

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等其他优化开发区域,采取完善卫星城配套功能、强化与周边中小城市联动发展等措施,推动人口合理分布;通过产业升级和功能疏解等方式,有效控制人口过快集聚。

合肥、南通、扬州、泰州、宁波、绍兴、台州、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城市,要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合理布局产业空间,促进产城融合,提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营造宜居环境,提高人口吸引集聚能力。

全面放开芜湖、马鞍山、盐城、泰州等城市落户限制,有效降低合肥等城市落户门槛。

看完是不是心潮澎湃!

感觉棒棒哒?

相信长三角城市的明天都会更加美好!

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家乡加油吧!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前期症状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ngshizx.com/njsms/12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