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好了要注意什么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518143.html
8月15日,南京日报发布《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的文章。而在昨天,南京行政区划“调整图”登上《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发表了文章《见证美丽古都40年蓬勃生长》,在延伸阅读中刊登了《南京行政区划调整“路线图”》,以及《开放协同,“朋友圈”越来越大》。
在《南京行政区划调整“路线图”》中,详细讲述了从年内至今,南京行政区划调整“路线图”。
(来源:新华日报)
以下为《新华日报》全文: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围绕经济建设、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进行多次行政区划调整。
年,原属镇江地区的溧水、高淳,划入南京市。南京市域面积由多平方公里扩大到多平方公里,人口由万增至万。
年,南京冲出城墙、扩大城区、建设大都市,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涉及城区规模最大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主城6个区的面积,从原来的76.34平方公里扩大到.73平方公里,市区从.31平方公里扩大到.76平方公里。
年,江宁撤县设区,南京市辖11区4县,市区面积扩展到平方公里,市区人口增加到.06万人。
年,江北地区4个区县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浦口区和江浦县,设立新的浦口区;撤销大厂区和六合县,设立六合区。经过行政区划调整,河西新城的规划范围基本全属于建邺区,使行政区与规划区大体一致,有利于新城开发建设。
年,南京市区县级行政区划再次调整:撤销秦淮区、白下区,成立新的秦淮区;撤销鼓楼区、下关区,成立新的鼓楼区;撤销溧水县,设立溧水区;撤销高淳县,设立高淳区。前者是为了优化城市布局,整合城市资源优势;后者是为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发挥主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方面,南京的行政区划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作为扬子江城市群中唯一的特大城市,南京也充分发挥了老大哥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的都市圈发展!
以下为《新华日报》全文:
主城、副城、新城跳跃布局、有机串联,现代化国际性新城与历史文化名城交相辉映,提升了南京的品质内涵。而在外延上,南京建设都市圈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朋友圈”。
南京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江苏的宁镇扬淮与安徽的滁马芜宣,虽然行政隶属两省,但是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缘相亲。年都市圈成员首次坐到一起商讨协作共建后,南京都市圈协作会议一开17年,成员最初包括宁镇扬、马滁芜,年淮安、宣城加盟。围绕中心城市南京,南京都市圈冲破行政壁垒,从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共享,进而升级到产业布局协同、生态环保共治,合作层次越来越深入。
南京是全国性综合枢纽城市,以南京为中心,围绕基础设施一体化,都市圈城际铁路、公路、水运、跨江通道等交通方式紧密衔接。
铁路以南京站、南京南站、规划中的南京北站为核心,正协调推进南沿江、北沿江高铁、镇宣铁路、扬马铁路和京沪高铁宁扬联络线,以及宁扬、宁淮、宁蚌、宁滁合、扬马等城际铁路,形成高铁、城铁、市域快线三层体系,无缝链接南京“井”字放射的地铁网。马鞍山轨道交通1号线主动与南京8号线规划对接,宣城开展连接高淳城际轨道的前期规划。
都市圈产业协作逐步扩大。南京的金鹰、金陵饭店在马鞍山、淮安等城市开分店或输出管理。和县是南京“菜篮子”基地,医院将在和县建分院。南京外国语学校在淮安建分校。去年,滁州市把与江北协作列为1号议案,规划“一园三城”、共平方公里对接江北新区,其中汊河产业园与浦镇车辆厂合作,引进南京车辆零配件企业近80家。马鞍山规划宁丹科创园对接南京综保区,南京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在马鞍山建立研发平台。
其实,南京一直是希望扩容的(哪个城市不希望扩容呢?),但长期以来,南京官方媒体上,从来没有明确说过这事,哪怕是借着专家学者的嘴,也没有公开发布过这种诉求,为什么?因为那时候的大环境,省委绝对不会同意给南京扩容。上面不同意,你进行逼宫,属于很严重的错误,这种钻牛角尖式的作死,南京高层从来不会做。
鉴于前朝旧都的尴尬身份,加上北京西路对南京几十年来的态度,个人也从来不相信南京会扩容,哪怕是“首位度”在媒体随处可见的时候,直到8月15日
8月15日的南京日报,第一次明确表达了“提升首位度,在多个应对策略中,第一条就是适当扩容”,个人象中,应该是最近15年来第一次公开表述;8月17日省机关报文章“耐人寻味”的详细介绍南京行政区划变革历史(省机关报,什么时候会毫无必要的专门搞一篇文章,介绍某个城市的行政区划调整历史?)。鉴于众所周知的官场规则,这两篇相差不到48小时的文章,说明在江苏省委层面,基本同意对南京“适当扩容”。
把这些和之前中央巡视组的批评反馈结合起来,就更容易理解:提升南京首位度,已经不完全是江苏省内的事务,也是中央的要求,中央巡视组已经点名批评了。
如果提升南京首位度,仅仅是江苏省内事务,那完全可以花10年时间,慢慢提嘛,也不用不着给南京行政扩容;
但如果是中央巡视组特别批评的,那就不能等10年了,3年就要有改,5年就得有明显成果,为了得到明显成果,未来1年就必须给出大的动作
更重要的是,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意见中,提到的问题,南京靠自力折腾,是解决不了的,江苏省必须给予重大的外部支持。中巡组的板子,打的主要是北京西路,而不是北京东路。
为了显示,江苏省高度重视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快速行动,给予大力支持,
省委就要问南京:你要什么支持?
南京说了:我要扩容。
陈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