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房子这门生意,政府、地产商、中介公司以及舆论已经形成一条错综复杂的链条。
你为自己的房子花多少钱,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29岁的小白在上海工作了7年,银行里有点积蓄,他盘算着买一套自己的房子。
年初,他看中了闵行区一套70平方米、总价万元的房子。在洽谈付款方式时,房主突然说不卖了。
小白晚上打开链家App,看到这套房子的售价涨到了万元。小白放弃了这套房子。但一个星期内,他买了另一套房子。
“现在上海的房子跟买菜一样,抢着买,一天一个价。”小白说。
?
今年2月以来,一种恐慌情绪在中国城市的年轻人心中蔓延。
网络上关于房价的计算方法推陈出新,比如用数家上市公司年利润所得来换算一线城市的一座房子。
一些调查数据解释了人们为何恐慌。
中国指数研究院3月1日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称,自去年5月房价止跌回升后,年2月,全国个城市的住宅均价连续10个月出现环比上涨。房价像高烧一样从一线城市蔓延开来。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61个城市中,涨幅居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中山、苏州、深圳、珠海、东莞、昆山、徐州、合肥、日照和江阴。
小白一度认为是链家这类中介公司抬高房价,从中牟利。“链家很多房子是独家的。它跟房东签一个协议,房子卖万,但其实它通常卖万,30万是净赚的。”
小白为他的房子多花了30万元钱,这是他近3年的纯收入总和。
很多人对链家并不了解,一夜之间开得到处都是,都觉得它是大品牌。小白记得在央视看到过很多链家的广告。
但就在房价高涨的2月,链家出事了。新闻里说,因出售问题房源,并借此推销涉嫌违规的金融产品,上海链家遭上海住建委严惩:橱窗广告被撤销,金融产品下线。
此前,链家以简洁明快的风格改进自己的logo,它目前在中国拥有逾座门店,正以互联网方式建立万亿级O2O房产交易平台。每个新改造店面的门上,都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