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有着多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就遗留下来了很多的古城古镇,尤其是很多历史文化名城曾经是古代王朝的都城。北京、洛阳、西安,都是我国有名的古都,而作为我国的六朝古都,南京也是非常显眼的存在,自古以来很长时间都是我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也见证过很多朝代的起起伏伏,也见证了金陵的繁华。如今南京的发展越来越好,还是我国长三角唯一的特大城市,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这里来观光旅游,细细的品味金陵。
南京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当地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观看。人们在去南京旅游的时候,大多数都会奔着一些很有名气的旅游景点而去,比如说南京的夫子庙和中山陵,还有秦淮河。当然也不会错过当地的美食,这里充满南京特色的鸭血粉丝汤就很受游客的喜欢。也是因为这些旅游景点年纪太大,所以游客量也很多,可以说是人山人海,环境也比较嘈杂。
特别是对于一些喜欢安静的游客来说,不太喜欢这样纷杂的环境,那么除了夫子庙和中山陵之外,南京还有什么地方值得大家去旅游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就是金陵四大名山之一的牛首山,对于很多外地游客来说,牛首山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景点,但是它也的确是金陵四大美景之一。牛首山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这里还是我国的佛教名山,“牛头禅宗”也是我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这里还是文殊菩萨的冬宫,曾有峨眉山齐名。
如今牛首山上来保存着很多的佛教文物,对于佛教文化来说也是至高无上的圣物,比如说佛祖释迦摩尼的顶骨舍利,就吸引了大量的佛教徒到这里来参拜。牛首山在古代的时候就很出名,还迎来了很多皇帝和文人学者,他们为牛首山留下了许多的墨宝。牛首山的自然风景也是非常优美的,著名的金陵48景中,牛首山就占了三个。但是因为这里没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来这里旅游的游客比较少,所以也只算是一个小众景点。
除了夫子庙和中山陵,南京旅游不可错过的景点,金陵四大名胜之一。南京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著名景点还是比较多的,比如说玄武湖、鸡鸣寺、南京博物馆等等,也都是值得大家一去的好地方。
牛首山风景区导游介绍
佛顶宫
总述
佛顶宫属于深坑建筑,佛顶骨舍利长期供奉之所,长米,宽米,总体高度89.3米,单体建筑面积约13.6万平米。其外部空间分为大穹顶、小穹顶和佛顶摩崖三大部分;内部空间共九层,地上三层、地下六层,由禅境大观、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三大空间构成。整个佛顶宫不仅是珍藏佛祖顶骨舍利、接受信众瞻礼参拜的主要场所,还是将舍利文化、世界佛禅文化以各种艺术手法集中呈现的文化展陈场所。
大小穹顶
佛顶宫建筑以供养为主题,共分为大小穹顶两部分,寓意为外供养与内供养,大穹顶长度为米,形如佛祖袈裟,既与牛首东峰呼应,又覆盖在地宫小穹顶之上,象征佛祖无量加持。小穹顶整体犹如佛祖发髻,单个为双手合十造型,寓意千万信众对佛祖供养。
莲花宝座
小穹顶基座为莲花宝座造型,整个莲花宝座共由象征佛陀无量智慧的56座飞天菩提门,以及象征吉祥如意的56根云门如意柱组成,与小穹顶摩尼宝珠上下结合,形成“莲花托珍宝”的神圣意象。
佛顶摩崖?文殊圣山
“佛顶摩崖?文殊圣山”因整个摩崖位于牛首山西峰佛顶宫大穹顶袈裟护持之下而得此名,全体共分上下两层,上层依照北方石窟之形态,取天然巨石雕凿十三座大小石窟,下层以各种浅深浮雕和经文石刻为主,上下两层合为一只巨型佛手,庄严殊胜。
禅境大观
禅境大观,南北长米,东西宽62米,建筑总高为46.5米,内部净高约38(41.2)米,空间面积超过㎡,呈椭圆形。禅境大观的核心是禅文化,由三个部分组成,佛出生的禅境花园、成道的禅境花园和中间的莲花剧场,共同表现了佛祖一生的故事。沿着佛陀修行的足迹,让人们感悟由释迦牟尼人成佛的奇迹。
千佛殿
千佛殿以红色、黄色和暗金色为主色调,整个千佛殿空间呈穹窿状,平面为椭圆形,千佛殿外圈有万佛廊,万佛廊在空间上涵括了地下三层。
千佛殿依照华藏世界的五方五佛来布局,以代表金刚界大日如来的舍利圣塔为中心,加之圣塔上的四波罗蜜菩萨、对称于环廊四周的四方佛、慧门十六尊菩萨、四摄菩萨和八内外供养菩萨,立体呈现了佛教密宗金刚界曼荼罗第四供养会的神圣场景。
千佛殿中心最惹人注目的是供奉佛祖顶骨舍利圣塔。塔高21.8米,造型基于大报恩寺鎏金七宝阿育王塔造型,取象于敦煌莫高窟中的倒立须弥山形中心柱,象征了清净庄严的华藏世界。
万佛廊
万佛廊由地下三、四、五层构成。地下第三层重点表现中国佛教文化,有两条经文偈语走廊和十六幅绢裱工笔画。地下第四层展现印度佛教文化,环廊内设有二十诸天,以及七面表现印度佛教教义故事漆画。进入地下五层,其主题为佛陀本生与舍利文化,包括展示佛教舍利文化多媒体视频、十幅贤劫十六尊瓷板画,以及八大灵塔和相关实物展陈。
舍利藏宫
舍利藏宫位于地下44米处。藏宫的中心区域属于宗教场所,称为藏宫大殿,佛顶骨舍利将长期供奉在藏宫大殿内。舍利藏宫以暗色调为主,营造庄重、神秘的氛围。长廊长66米,根据六波罗密的供养内涵布局,六波罗蜜是菩萨的六种行为,分别为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佛顶塔
佛顶塔,塔高88米,面积平方米,九级四面,是一座唐代风格的建筑,佛顶塔是佛顶圣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佛顶塔第八层安置有一口全铜铸的佛顶金刚钟,钟上刻有隆相法师书写的《金刚经》全文。在第九层如来殿供奉了一尊毗卢遮那佛坐佛。登塔远眺,可以俯瞰牛首山四季全景。
佛顶寺
牛首山有寺院肇始于南朝初年。唐朝贞观时期,寺院规模宏大,名为佛窟寺,为禅宗之前“牛头禅”发祥地。北宋后易名宏觉寺。南宋毁于战乱,明代复兴。时至年,寺院毁于洪杨之乱,香火中断百年。
恭逢盛世,为继承传统文化,江宁区重建文化胜地。年开山,年全面峻工。征得文化界知名人士和佛教界高僧建议,以供奉于牛首山地宫的佛顶舍利命名,取名佛顶寺。
佛顶寺为牛首山主要建筑之一,占地面积六十八亩,建筑面积近四十亩,仿唐风格,传统中轴线格局。共有殿堂七座,外围有僧竂、斋堂等建筑。
进入三门,跃入眼帘的是正面石雕“灵山说法图”,为释迦牟尼佛於灵鹫山说法场面的真实再现。左侧有皇家风格的三狮碑,现为空白,留待有心人来日题写游记。
天王殿
拾级而上,是以四大天王命名的天王殿,正面供奉弥勒佛真身像,因佛顶真骨舍利供奉于牛首山地宫,故供弥勒佛真身像,不同于他山所供化身布袋和尚像。背面供奉“三洲感应”护法韦驮菩萨,身着将军服,为保护佛教的护法菩萨之首。佛顶寺韦驮菩萨手执宝杵立地,寓意挂单僧人一宿两餐。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手持宝剑,剑代表智慧,表法为用智慧宝剑断除烦恼,福慧自然增长,故名增长天王。
广目天王:手执龙,龙代表变化,表法为用变化的心态应对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世界;同时要有远大目光,勇猛精进,积极进取,不被时代淘汰,故名广目天王。
持国天王:手执琵琶,琵琶弹奏出美妙的音乐,须将弦调到恰到好处,过紧过松都弹奏不出美妙音乐。表法为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修学佛法,须找到契入点,合乎要领。儒家提倡“中庸之道”、佛家阐述的“中道”。找准契入点的同时,坚持不懈,必有成就。
多闻天王:手持伞盖,伞表法为保护好自己的清净心,不受外界不良因素的染污,多听闻学习善法,多学习、多领悟,故名多闻天王。
四大天王脚下踩踏的各种形态的怪人物,代表我们内心的贪、瞋、痴、慢、疑、嫉妒、障碍等,是某些人心中的魔鬼。
钟鼓楼
天王殿两侧分别为钟楼、鼓楼。晨钟暮鼓,早晨先敲钟声,唱“钟声偈”,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悠扬之钟声断除人们种烦恼。晚上先敲鼓,敲鼓者默念大悲咒、心经。暮鼓晨钟警醒世间名利客。
伽蓝殿
伽蓝殿供奉伽蓝菩萨,俗称云长尊者,以忠义之心率十八位神王,于冥冥中护持佛教。学佛者须忠于祖国,对一切人有情有义。
祖师殿
祖师殿供奉牛头宗六位祖师,牛头宗上位四位祖师。正立面共十位祖师,两侧为牛首山方隅土地神王;还供奉岳公鹏举大人,岳飞精忠报国,牛首山大捷,收复建康城,岳飞大人与牛首山有大因缘,故供奉于祖师殿侧立面。
大雄宝殿
“大雄”为释迦牟尼佛之尊号,大力大慈悲之意。“宝”代表佛、法、僧三宝,“殿”为供奉圣贤之处,故名“大雄宝殿”。
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前方供奉释迦牟尼佛的两位弟子,年长者为苦行第一的迦叶尊者,下首供奉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释迦牟尼佛涅槃后,迦叶、阿难两位尊者负责,共五百大阿罗汉,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结集为三藏教典。
与释迦牟尼佛并坐的两尊菩萨,上首为文殊菩萨,骑青狮,文殊菩萨智慧第一。狮子为兽中之王,“狮子窟中无异兽”,狮子一吼百兽皆惊,文殊菩萨的智慧像狮子一样威力无穷。骑白象者为普贤菩萨,此象六牙,代表佛教中的六度,普贤菩萨行愿第一:“象王行处绝狐踪”。
两大菩萨分别代表智慧与行愿,能够完整地体现佛法的内涵。
两侧供奉十八罗汉,为五百罗汉之代表,他们于佛前发愿,永住世间,护持正法。佛教中五百罗汉是纪念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第一次结集经、律、论三藏的五百罗汉。十八罗汉以不同的形态出现,比如挠痒、敲耳、吉祥坐、降龙、伏虎等。罗汉已进入解脱境界,自在无碍......
大殿背面供奉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此塑像为水月观音(亦称自在观音)。观水中之月亮,思量如何度化苦难众生。左边男童名善财,经典记录其出生时,家中涌出各种财宝,故取名善财。善财童子受普贤菩萨指点,先后参访五十三位大善知识,向大善知识请教学习。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昭示着年青年僧人要学习善财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右边女童为龙女,修学佛法非常精进,领悟力极强。观世音菩萨身后有不同形象画面,为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菩萨针对不同的众生,现不同身相,说相应法门。
观音殿
走出大殿,拾级而上,是观音殿,供奉准提观音,具三十六臂眼。准提观音主管人道众生,千手千眼观音主管地狱道众生,马头观音主管畜生道。此三十六臂眼,象征一尊菩萨的威力相当于三十六尊菩萨,是力量的象征。佛顶寺观音殿为女众忏悔堂,“忏悔”的通俗说法,就是反省自己过错。出家人每日都在忏悔,儒家有云:吾日三省吾身。欲知观世音菩萨,请读诵《普门品》。
药师殿
药师殿供奉的药师佛,全名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有《药师经》一部,为佛教主要典籍,寺院僧人常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欲求消灾、健康者,敬请读诵《药师经》。佛顶寺药师殿为男众忏悔堂。
法堂
佛顶寺最高处为法堂,开示佛法之堂。《大藏经》、各类经、律、论三藏经典存放於此,故名法堂。
法堂门外地面刻有“百鸟衔花图”,《唐高僧传》法融传记载:法融禅师于牛首山修行悟道后,感得山中百鸟口衔鲜花供养禅师,留有百鸟衔花典故。法堂左侧地面刻虎狼为友图,山中各种动物与法融禅师为友,保护禅师。
法堂联云:牛吼一声醒聋发聩龙骧九转继往开来
牛首名山,盛世重光。佛顶寺各殿堂楹联抱柱皆为江苏省楹联协会集体创作,江苏省书法家协会著名书法家分别写就,选用优良材质雕刻而成。
佛顶寺内绿化,系国内顶级园林专家设计,四季花木、禅意十足,枯山水遍布寺内,金陵四十八景“牛首烟岚”今世重现。
佛顶寺重建继承传统建筑格局和古代园林风格,是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奉献给世人的一道风景。
牛头禅文化园
牛头禅文化园在宏觉寺遗址上建造。宏觉寺是牛头宗的发源地,初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年),原名佛窟寺,又称弘觉寺,清代为避乾隆帝弘历名讳,改称宏觉寺。抗日战争时期,宏觉寺遭日军焚毁。
牛头禅文化园核心景点弘觉寺塔,塔高45米,七级八面,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仿木结构的砖塔。年在弘觉寺塔的地宫里出土的鎏金喇嘛塔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塔高0.35米,须弥座高0.16米,塔底刻有“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和“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题记。同时出土的还有玉瓶、金睡佛、青瓷罐等文物,现均收藏于南京博物院。而后,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派人对砖塔塔壁上题记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七十余条明清两代游人题记。年弘觉寺塔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禅境大观
总述
禅境大观,南北长米,东西宽62米,内部净高约41.2米,涵盖了地上三层。整个空间面积超过㎡,呈椭圆形,以黄、白、灰三色为基调,布置出人间山水,从而让人们在行走之际领略禅意。由佛陀出生、成道的禅境花园及中间的如莲剧场三个部分组成,展现了佛祖一生的行迹。
穹顶
禅境大观的顶部是娑罗穹顶,图案来源于佛陀涅槃时的娑罗树杈。穹顶采用了全覆盖的透光膜和灯光,可以营造出清晨的第一缕晨曦、正午热烈的日光、傍晚的彩霞和入夜的月光。
卧佛
卧佛全长7.5米,采用不锈钢铸造,表皮仿以汉白玉材质。卧佛的造型借鉴于敦煌莫高窟号窟中的卧佛塑像及其比例,面容庄严而慈祥,同时卧佛还能度缓慢地旋转,象征佛陀的目光遍照无余。
禅境花园
剧场的南北两侧是两个禅境花园。南侧是象征佛陀出生的禅境花园,整体造型像一朵莲花,中间是一棵生生不息的无忧树。北侧是表现佛陀成道的禅境花园,中间是一棵永不凋零的菩提树,地上用黑白两色的砂石暗喻人世的混沌和佛光的纯洁。
如莲剧场
如莲剧场
中心为全铜铸造的释迦牟尼卧像,全长7.5米,表面仿以汉白玉材质,能度缓慢地旋转,表现了佛祖宁静、安详的涅槃境界。当有演出时,卧佛缓缓降下,舞台、演员、16米高的莲花瓣伴随音乐、灯光、水雾从地下徐徐升起,观众走入其中,在声光电的效果下感受动人心魄的佛教文化气息。景区于年1月1日起每日上午10:00至11:30,下午13:30至15:00,在佛顶宫禅境大观内举行每场约30分钟的“如莲佛颂”佛禅仪式及舞台多媒体秀表演。仪式表演形式中结合燃灯祈福、献花礼佛、大型舞台机械舞美视觉艺术展示,为您带来一场恢弘绮丽的视听盛宴。
舍利大殿
舍利大殿
总概
舍利大殿又称佛殿层,距离地面33米,在空间上涵括了地宫第1、2、3层,内外又可分为千佛殿与万佛廊,向人们集中呈现了一个神秘、殊胜的佛国世界。
千佛殿
千佛殿依照金刚界曼荼罗第四供养会设计而成,整座大殿共有佛、菩萨尊,再现了佛与菩萨相互供养的神圣场景。其中,大殿正中为象征大日如来的舍利大塔,大塔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四方佛(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大殿墙壁上为慧门十六尊、八内外供养等菩萨。
舍利大塔
舍利大塔通高21.8米,由塔刹、塔身、塔座三部分组成,造型灵感来源于佛教中的须弥山,设计采样于大报恩寺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以及敦煌莫高窟的中心塔柱,象征着清净庄严的华藏世界。
大塔塔刹的核心为水晶牟尼宝珠,象征着大日如来的三昧耶。宝珠下方是头顶宝珠、口衔璎珞的大鹏金翅鸟,象征着长寿和忠心。塔身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倒锥形的十三重相轮,象征佛教中的十三天;下部为景泰蓝覆钵,覆钵四周安放着四尊玉雕菩萨像。塔座也分为两个部分,上方塔厅呈四方八角形,上面雕刻着金刚杵、法轮、妙音鸟、狮子、圣象、莲花、卷草、山花蕉叶等佛教吉祥图案;塔厅四角供奉着四大天王青铜造像。塔座下方是由84片莲花瓣构成的圆形莲台,象征佛教的法门。
舍利大塔工艺精湛,塔身通体以锡青铜铸胎锻造,表面鎏金,塔内装饰运用了雕塑、錾刻、掐丝珐琅、水晶琉璃、宝石镶嵌等数十种传统工艺,结合激光投影等技术手段,融佛理与艺术于一炉,形制上精美绝伦,义理上庄严殊胜。
万佛廊
万佛廊是一条环形的回廊,共有两层(1、2层),每一层以若干佛龛墙与不同形式的壁画组合而成。整体按照十二生肖配本命八尊的方式构成,让人们能够于此找到自己的本命佛,以便供养。环廊内还展陈有脱胎制作的贤劫十六尊菩萨、宝石拼接的二十诸天、漆画制作的印度佛教文化故事以及佛陀本生故事瓷板画等。
舍利藏宫
舍利藏宫
舍利藏宫又称佛宝层,整体以暗色调为主,营造出庄重的氛围。由三厅一廊、藏宫大殿(舍利宝幢、拼画、四大菩萨)、参拜环廊三部分组成。这里既是珍藏佛祖顶骨舍利的神圣之地,又是信众礼佛参拜、静坐禅修的神秘空间。
长廊长66米,根据六波罗密的供养内涵,即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布局,分别是香供厅、灯供厅、水供厅以及花供长廊。
佛顶骨舍利长期供奉在藏宫大殿内。大殿正中是舍利宝幢,宝幢通高7米,由幢顶、幢身、幢基三部分组成,装饰与细节无不展示着佛教文化的丰厚内涵。幢身内部是一座六角玲珑莲花宝塔,宝塔内使用密闭的玻璃宝函供奉着佛顶骨舍利,防火防爆,下方还装有恒温恒湿系统,以保证佛顶骨舍利供奉的最佳环境。
宝幢周围是八幅举世无双的大理石拼画,由天然的大理石纹理拼合而成,表现出佛祖一生的行迹,即八相成道——白象入胎、太子降诞、踰城出家、六年苦修、降伏恶魔、菩提证道、初转法轮、双林涅槃。
大理石拼画之间供奉着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世音和地藏。由德化白瓷烧制而成,瓷质细腻温润,色泽柔和,质感通透,完美展现出菩萨的庄严慈祥。
藏宫大殿周围是一圈参拜环廊,每逢舍利公开瞻礼日,信众可以从参拜环廊瞻仰、参拜舍利。
牛首概况
牛首山位于南京市南郊风景区江宁区境内,因山顶突出的双峰相对峙恰似牛头双角而得名,民间又称为牛头山。东晋宰相王导曾劝谏初创政权的晋元帝司马睿打消在皇宫外兴建象征皇权的双阙的念头,请晋元帝乘舆出宣阳门,南眺牛首,两峰对峙,十分壮观,趁机劝喻元帝:“此天阙也,岂烦改作!”,故得名“天阙山”。
牛首山自然风光秀美,素有“春牛首”之美誉;文化底蕴深厚,乃岳飞抗金之地,郑和长眠之所;佛禅文化源远流长,乃中国禅宗牛头一系牛头禅宗的开教处与发祥地。作为南京市“十二五”期间重大文化项目,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以“长期安奉世界佛教最高圣物——佛顶骨舍利”为主题,以“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为建设定位,整个景区在挖掘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生态、文化、休闲”三大胜境。
景区核心区设计理念为:补天阙、修圣道、藏地宫、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年9月,完成《天阙藏地宫,双塔出五禅——牛首胜境》的创意策划概念方案,目标是“打造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再现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年9月16日,牛首山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现有佛顶寺、佛顶塔、佛顶宫、岳飞抗金故垒、摩崖石刻、弘觉寺塔、郑和文化园等。
山体原状:牛首山海拔.9米,因为东、西峰对峙的形状像牛头双角而得名,民间又叫牛头山,目前牛首山上只留下了东峰,西峰的山体在-期间受到了两次破坏性的铁矿开采,形成了一个60多米深的矿坑。
牛首胜景:年10月27日,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正式供奉至牛首山佛顶宫内,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正式开园。佛顶骨舍利的盛世重光,既甘霖普被,更给力天阙。巍峨雄壮的佛顶宫,高耸入云的佛顶塔,静谧藏幽的佛顶寺,连同散发着自然禅趣的牛头禅文化园,联袂呈现了一个“佛顶重光,昌明中外;牛头一脉,融贯古今”的“佛顶圣境”。而安放于佛顶宫的顶骨舍利更时时为国运昌隆、民族复兴默默加持
佛顶宫:作为佛顶圣境区的核心之一,佛顶宫坐落于牛首山西峰之处,建基于历史遗留矿坑之上,总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与佛顶塔共同构成牛首西峰新景象,与牛首东峰遥相呼应,再现牛首“双峰双阙”并峙的宏伟盛景。整个佛顶宫以佛祖顶骨舍利供奉为主题,外部分为大穹顶和小穹顶两个部分,寓意外供养和内供养。大穹顶形如佛祖袈裟覆盖在小穹顶之上,象征着佛祖的无量加持;小穹顶下部为莲花宝座造型,上部为摩尼宝珠造型,上下结合形成“莲花托珍宝”的神圣意象
佛顶塔:佛顶塔是佛顶圣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筑高度约88米,建筑面积平方米,九级四面,与明代弘觉寺塔相为呼应,重现历史上牛首山“双塔”的恢弘格局。塔内供奉一尊毗卢遮那佛坐像,置有一口仿唐式全铜铸金刚钟,还有各种经藏展示。整个佛顶塔造型宏伟,尽显唐风古韵,登塔望远,可尽收牛首山四季美景。
佛顶寺:佛顶寺位于牛首山主峰西南侧,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5.6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整体建筑群依山造势,寺院佛殿建筑以中轴线贯穿对称布局。佛顶寺建筑群沿袭古代宗教建筑礼制——佛院的伽蓝七堂之制,秉承唐代建筑风格,按功能划分为礼佛、弘法、斋堂、僧寮、茶苑5个区域。
建设意义:建设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全面保护弘觉寺塔等历史文化遗迹,修复牛首山自然生态,将大力弘扬牛首山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是一件一举多得、巧夺天工、天人合一、众缘和合的大事好事喜事。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集文化、旅游、生态、佛教、建筑等元素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建筑与文化、旅游、生态、佛教的和谐,是南京文化战略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对推进南京历史文化整体脉络的系统保护,全面彰显南京历史文化风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重要旅行提示:牛首山属于丘陵岗地,由中生代火成岩构成,地貌丰富,植被种类多样,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常常带游客醉入江南的雨季。4至5月,春雨如酥,烟水朦胧,欣赏牛首烟岚的幽梦意境;6至7月,梅雨霁,暑风和,感受牛首万木葱茏的诗情画意;9至10月,金风飒飒,秋雨绵绵,尽享牛首佛禅之浓厚意趣。
无论你是否有信仰,寺庙都是要经常去的地方,对于有信仰的人们来说,这里是一个修行圣地,对于没有信仰的人们来说,这里是个旅游胜地,都是特别值得去的地方。
更多南京旅游攻略请参阅:
南京旅游攻略之一
南京旅游攻略之二
认识我们
金城,来自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故乡信阳大别山区,东南大学管理学本硕毕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瑜伽协会(E-YTQR)认证高级教练,国家中级茶艺师、中级评茶员,新教育探索者,习心理学已十载,主修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因反思个人成长历程而认识到个人性格命运福祉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深刻联系,不断求索叩问生命教育而踏上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之路,年接触人本主义取向的完形心理治疗,正式踏入了解自己的体证之路,长期追随多位资深心理治疗师学习,并致力于更人性化和适合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方式探究,采撷东西方优秀的教育和文化智慧。近年来致力于身体模式与心理模式关系的探索,用瑜伽帮助来访者缓解身心压力、疗愈抑郁情绪等心理问题,倡导身心同步成长,身心为一体两面,一内一外互为表里,身体是外显的灵魂,灵魂是内隐的身体。
源源,国家中级评茶员。从爷爷辈开始以茶为谋生家业,且闻名乡里,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耳濡目染,在茶香中长大,从此与这一片树叶结下不解之缘,踏入社会开始工作后顺理成章地以茶为业。从年至今,习茶十载余,曾就职于某知名茶坊,跟随老师事茶,尝试过用各种方式来探索茶之面向,山中寻茶、手工制茶、申时茶、止语品茗等,凡此种种而后,逐渐明了茶是生活的一种味道和选择,所有外在形式的寻寻觅觅,都将回归平淡宁静的生活。
如您对闻馨阁主人的更多故事感兴趣,或阅平台文章分享,或叩门来访,茶、书、生命教育……知无不言。
或者您有故事,我们泡好茶,温好杯,洗耳恭候,伴一盏清茶听您慢慢道来,心领神会的相遇由此展开……
了解果芽茶
茶中隐者,果芽茶又名净土原生普洱茶,来自纯净无污染的原始山区。
果芽茶是一款保持本来样子的茶:
①原始:生长环境纯净自然,方圆几百公里没有现代工业文明的染污;
②原生:保持茶树自然种性,异花授粉结果有性自然繁殖,非人为干扰;
③原味:树种自然繁殖,保持了基因库的多样性特征,呈现品种多样性,一片叶子即代表一个品种,每一泡茶里都包含着精彩纷呈的品种,保证了口感的丰富性和原滋原味的唯一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茶的本质即是一片树叶,自然而非人为干扰的生长环境,适宜的加工工艺,保留其本来的内涵,因为坚守初心,虽是常理,却也是特色和可贵之处。
更多关于果芽茶
①寻茶历险记:谁知杯中茶,片片皆辛苦②稀有难得果芽茶,可知难得在何处?③果芽茶诗词品果芽闻馨雅集之烛光晚茶与户外茶会
闻馨阁下品果芽,
畅饮本源茶文化。
清润甘酽品神韵,
自然德馨称叶嘉。
品饮者健康快乐传递者善缘成就
金城
源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