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发展“新蓝图”
编者导语
国家新批复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和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南京被定位为特大城市和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南京的城市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文章?8月3日召开的市委全会提出了总体思路。小编带您“一图读懂”。
南京发展成“特大城市”的六项重点工作重点一
突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筑现代都市格局
●积极构建以主城为核心,以江北新区、东山(空港)副城、仙林(汤山)副城为重点的都市区格局。
●高标准建设河西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有序推进老城更新,开发建设南部新城。
●大力推进江北新区开发建设,打造新南京发展的新龙头、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标志性区域。
●高水平规划建设空港、海港、高铁港三大枢纽经济区,培育新时期城市发展新亮点。
●进一步完善东山(空港)、仙林(汤山)城市功能,推进溧水、高淳副城建设,支持小城镇特色化发展。
●提升南京都市圈同城化水平,深入推进南京与镇江、扬州等地的一体化发展。
●主动对接上海,深化与杭州、合肥等长三角城市合作,合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坚决守住城市开发、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三条红线”,维护规划“刚性”,严肃查处违反规划行为,真正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
重点二
突出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电网、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类14个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
●突破一批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核心关键技术,积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科学规划建设区域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文创旅游、健康医疗“四中心”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现代物流、金融商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新型服务业。
●加快老城区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为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品质腾出空间。
●积极推进以四大片区为重点的工业布局调整,加快形成区域分工合理、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功能互补的制造业布局体系。
●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对汽车、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互促互进。
重点三
突出优化城市现代功能,提升宜居宜业品质
●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理念,合理规划建设城市内部路网系统。
●统筹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提高道路通达性和出行便利性。
●加快完善生活服务和公用设施网络体系,积极打造“15分钟社区服务圈”和“5分钟便民生活圈”
●统筹地上地下建设,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能力。
●力争到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重点四
突出优化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城市独特魅力
●建立协调统一的城市轴线、天际线、文脉以及城市色彩
●深入挖掘南京地域建筑特质,打造好地标性建筑,建设更美的传世精品建筑
●有序开展老城区修补和有机更新,促进建筑物、街道立面以及周边环境更加协调优美。
●重点保护好老城南、明故宫、鼓楼—清凉山等历史城区。
重点五
突出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确保到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2%,PM2.5平均浓度比年下降20%。
●加快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到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
●加大黑臭河道整治力度,确保明年底前建成区内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重点六
突出优化城市治理体系,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大力推进跨部门综合执法,积极探索符合特大城市特点的城市综合管理模式。
●积极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新型投融资模式,破解城建资金难题。
●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促进常住人口有序市民化。
●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积极打造智慧城市。
白癜风怎么治最好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