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忌食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32334.html
这是一个关于南京记忆的故事。
“回归家乡,给家乡点赞,”这里是我的家乡。
我97年出生,在南京。
我的家在六合区的一个叫做横梁的镇子上,是南京的郊区,对于这座城市的变化感受最大的,便是交通。
记事的年龄,镇子上有私人运营的中巴,一人五角到县城的车站,想要进城的话,还得再花两块钱坐“玉六线”,公交走走停停太慢,接受不了的话可以选择五块钱的“依维柯”,清晰的记得开车小伙尖尖皮鞋头让我望而生畏。
城里公交的四扇铁丝栅栏的双向折叠门现在想起也是别有趣味的。每次进城、回来,总觉得好长好长好长,坐车的时候浑身难受、头晕、呕吐。
就这样一直到了十岁后的年份,出去旅了一次游,见到景区里的公交车都是正面大玻璃,车厢的地板也不是木制的,那时候希望要是我们那边也一样就好了。
不久后确实都普及了,城里面的地铁吸引力也十分大,后来随着各项文体盛事一直到青奥会的召开,南京目前的城市交通单是公交线路纵横密布不说,地铁轻轨线路也已经能够直达城市所有的区。
禄口国际机场、马鞍机场、南京南站、等等也都逐渐成为国内的交通枢纽。有了路有了交通,世界界的沟通就会越来越密切,社会也就发展的越来越好。
衷心的祝福南京。
我是南京人,我为南京骄傲!
稿件来源:装潢周悦
FM:阿浩
排版:阿浩稿件审核:孙传义稿件校对:孙传义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