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吸引海外创业人才的同时,南京本地人才挖潜也正风生水起
政策激励 创业人才纷至沓来
改革立法 构筑创新创业生态圈
2013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这份规划中,“在南京建设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被写入
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深化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打造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的若干措施》和《关于实施万名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意见》,加速了本地高校院所科教资源转化释放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62名在南京高校教师在当地创业,仅2013年就有2963名大学生在南京创业
2013年下半年开始,南京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南京市科委、南京市政府法制办开展立法调研,并起草了《南京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条例(草案)》南京国家税务局电话目前草案已起草完毕,南京市法制办正在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今年预计将正式出台
截至2013年年底,南京市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82亿元,载体开工面积844.5万平方米,建成433.4万平方米,其中孵化器开工建设229万平方米,建成157万平方米,搭建专业技术支撑平台62个、综合公共服务平台42个、科技金融服务平台33个
科技与金融的不断融合,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助推器截至目前,南京市科技银行数达到9家首批入选的科技创业家有28家获得了银行贷款授信,总额达3.54亿元,目前已实际发放2.3亿元,紫金投资集团为2家创业家企业注入风险投资1750万元2013年,南京市科技银行共发放科技贷款658笔,贷款金额达27.58亿元
此外,南京推出的人才安居“195”工程旨在打造让人才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通过新建、租赁、经营性地南京市卫生局块配建等多种方式,落实人才住房4.44万套,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
2013年,南京市先后赴欧美日等地举办多场“南京321计划”推介会,在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本地高校院所广泛宣传“南京创业人才321计划”政策
2013年7月,“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南京科技创业创新和产业化促进平台”启动该平台旨在对接和协调国家级省、市各类资源,开展政策先行先试,实现平台的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前,共建平台的相关工作已有序展开,并在南京科技中心设立了常驻办事机构借助省市共建的常设协调机制,共同协调解决南京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中的难题
载体先行 20个科创特区筑巢引凤
作为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惟一的试点城市,南京不断以改革探索创桂林市政务服务中心新创业体制机制,构筑创新创业生态圈
科创载体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南京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大力引进人才
累计投入基础建设资金282亿元、新建和改造载体433万平方米、2000多家科技型企业在孵……作为打造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的突破口,南京市20个科创特区2013年以来呈爆发式发展,南京创业创新名城建设活力迸发
根据统计,“南京创业人才321计划”实施以来,累计吸引1.6万人次在线申报,引进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2153人,集聚到南京创业的“千人计划”专家243人,提前超额完成5年目标目前,“南京创业人才321计划”中近80%人才的创业企业已落户运营;前两批110名科技创业家企业2013年度实现销售收入61.03亿元,利税达10.77亿元
这份含金量颇高的人才吸引政策让来自海内外的科技创业人才纷至沓来
“去年,南京市江宁区邮编部分成熟特区还将目光转向咖啡馆、休闲茶吧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南京市科委主任黄河介绍,科创特区的社区化建设也成为今年南京市科创特区建设重点,对等同于一般的产业园区,缺少具有人文特色的社区化生活环境的,将视为不达标特区
毛庆
此外,高校服务南京的热情也空前高涨2013年,26家在南京高校实验室率先打开大门,向社会和企业提供委托测试认证、技术咨询等服务2013年,开放实验室对外服务用户约1.8万家,其中一半以上是南京用户
2011年,南京市委出台了《关于聚焦“四个第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的决定》,正式实施“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制度先试、园区先行”8项重点计划和与之配套的14项实施细则,简称“1+8”系列政策,成为南京打造中南京市人才市场电话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的强大推手
应当怎样医治局限型白癜风到底白癜风会不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