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当年成分不太好,‘文革’开始后,我怕这幅画落到红卫兵的手中,1967年,我就把它藏到了一口井里
没能在胡家花园复建设计时拿出很遗憾
新华报业网讯
“这就是胡家花园的地图,它有150多年了,是我外婆的外公亲自画的,他是当时胡家的后人之一!”今年已经56岁的诸女士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着画框的白布,指着框中的画告诉记者这幅画长约1米、宽约30厘米,整个地图画在一张云布上,边框为杉木,保存基本完好虽然历经百年,但是依然颜色鲜艳,黑、青、蓝、褐四色清晰可辨,所绘亭台楼阁全都用蝇头小楷标明了名称柴扉、芍药台、三山、香雪海、水西亭、山半亭、渡鹤桥、回波闸、永庆寺、白鹭洲……
记者顺着诸女士的指引,在图画的右上角找到了柴扉,跨过柴扉,推南京市人才市场地址开厚重的大门,从门房拾级而上,经过长长的回廊进入内室,数进的房宅排列有序,分工明确“这个‘诗世界’是当时吟诗作对的场所,这个‘小楼霞’是当年织锦的房间……”有意思的是,在图中,记者还看到了一个标着“夏凉冬暖所”的房子,据诸女士介绍,这个就相当于现在的空调房“这里冬暖夏凉,夏天的时候会从园子的水塘内引水到房顶降温,冬天则生起旺旺的炉灶,就像现在的空调房,因此这里一般都是家族内的老人或者长辈居住的地方”
胡家花园在南京城南,清末叫愚园,是当时南京有名的私家花园该园原为明初大臣徐达家的西花园(东花园是位于夫子庙的瞻园)几经易手,后为清末江宁知府胡煦斋所得,百姓俗称胡家花园至今据记载,园中泉石之胜不让苏州狮南京国家税务局电话子林,曾有宋人石刻“紫烟”等,并有水石居、竹坞、柳堤、梅岭、飞虹阁等共三十一景,号称城市山林几经兴废后,今尚存轮廓如今,胡家花园正在进行复建工程
“我家有一个砖砌的水井,我就每天趁家人都去上班的时候,偷偷溜到井中凿井壁我每天凿一点,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凿出一个能放画的地方然后把画用塑料纸裹了十几层,塞进去后又用砖封好”这幅画就这样开始了长达6年的避难生涯直到1973年的时候,诸女士才将画取了出来,又把它藏到了自己的枕头底下,没人的时候就偷偷拿到院子里晒一会儿
跨过柴扉,推开厚重的大门,经过长长的回廊进入内室此时,宅第花园内百花怒放,粗壮的银杏树挂满果实,荷塘内不时传来孩子们摘莲蓬的嬉闹声……这或许就是150多年前南京市人才市场地址,南京胡家花园的胜景了虽然如今早已物是人非,但是昨天,记者在城南诸女士家看到了她珍藏多年的胡家花园全景图这幅老地图已有150多年历史了,它的现身诉说了众多尘封的往事
据诸女士介绍,当时大宅子里种有大片的牡丹,还有许多白果树,而硕大的荷塘内,一到夏天便遍布荷花,景色相当宜人“在‘文革’以前,胡家花园还有这么大,现在的胡家花园只剩这么一小块了,在画中占了十分之一都不到”诸女士指着图中间核心的几进房子告诉记者,而外围的亭台楼阁、廊桥石山等早已湮没在都市中
是先祖临终遗作,已历经5代
而到了诸女士这一代,这幅古画还经历了一次大冒险因为一旦被红卫兵拿到,这幅画肯定就没了”而对于一个14岁的女孩子来说,要想找个隐蔽的地方藏南京市卫生局起宝贝着实不易
据江南贡院的周馆长介绍,他也亲自看过这幅古画,虽然没有落款和题字,但是画作确实很久远了“其实我觉得蛮遗憾的,因为现在胡家花园正在进行复建,如果诸女士能早点拿出这幅地图,肯定会对胡家花园的复建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现在复建方案已经完成,虽然这幅地图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要重新规划设计却非常困难了”周馆长表示,如果等胡家花园复建完成时,将这幅地图置于其中,让后人知道历史上胡家花园的状况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记者刘磊□新闻链接胡家花园
整幅画面让记者惊叹不已,但是遗憾的是画上没有落款,也没有题名“我外婆的外公画这幅画大概有七八年时间当时他得了肺痨,也就是现在的肺结核,不久就咳血而亡了,所以南京市科委没有落款留下这也算先祖的遗作了”诸女士表示,当时因为其外婆的兄弟还没有成家,外婆的父亲便把这幅画传给了外婆“外婆只有我妈一个女儿,这幅画就传给了我妈,然后到了我手上,已经5代人了”
150年前胡家花园就有“空调房”
“文革”结束后,终于可以把这幅家传的画正大光明地挂在正屋的墙上了,这一挂就挂到了现在但是最近因为连日的阴雨,画有些受潮,诸女士又将其取下来,小心保管
这幅地图一直被诸女士当作至宝收藏着,平时很少有人知道古画的存在,更别提看上一眼了但是最近因为她家的老宅涉及动迁,而且随着年代的久远,对古画的保存也越来越不容易,因此她也与多家博物馆联系过,南博、市博等多家博物馆的相关人员也来看过这幅古画
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最好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