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专题繁华落尽,洗尽铅华南
孙中山先生曾这样评价过南京: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
高山,深水和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如此佳境必为君王们所钟爱。
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十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
于是,在这个暑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寻遗小分队”
开启了为期五天的探寻南京遗址的征程
希望通过探寻不同朝代的留下的遗址
横向了解每个时代不同的文化发展
纵向探索每个时代文化留给后世的影响
同时检查这些古遗址的现状
(一)
六朝三百六十年,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建都南京,后来又有东晋、宋、齐、梁、陈等五个朝代连续在南京建都,总共历时长达多年,总称为“六朝”。
六朝时期的南京称作建康、建邺,人口超过一百万,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大城市。
当时,南京建康城与古罗马城一起被历史学家誉为“世界古典文明的两大中心”。后来,隋朝灭掉六朝后,怕南京这个地方再出现皇帝,威胁隋朝的统治,隋文帝杨坚于是下令彻底摧毁南京,于是一座辉煌了多年的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就这样被夷为平地。
然而,当时的南京城并没有全都“樯橹灰飞烟灭”,战火下的断壁残垣最终被后人发现、考证,并保留至今。
于是,8月20日和21日“寻遗小分队”分别来到了南京图书馆、六朝博物院、以及石头城进行实地考察。
第一站南京图书馆
年初,南图新馆的建设者们在施工中发现了疑似六朝宫城“台城”的御道和城墙遗存。事后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南图新馆发掘的遗址是六朝皇宫的一部分。
图书馆内的六朝遗址展示区大约平方米
以“湮没的皇宫”为主题
上方搭建一层透明的玻璃地坪
只要一低头
就能看到六朝时期梁代建康城内皇城遗迹遗址
▲
透明的玻璃地坪
▲
出土的东晋文物
第二站六朝博物馆
六朝博物馆馆址是原六朝建康城的一部分,是中国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遗址博物馆,也是反映六朝文化最系统的专题博物馆。
馆内展出青瓷器、陶俑、墓志、建筑构件、石刻、书画等大量珍贵文物以及六朝建康城城墙和大型排水设施遗迹。
“寻遗小分队”一行人分别参观了“六朝帝都”、“回望六朝”、“六朝风采”、“六朝人杰”四大展厅。
图书馆负一层展现了六朝建康城的
建筑规模、宫殿、城市道路和排水系统等
这一段长25米、宽10米的六朝夯土墙遗址
是整个博物馆的根
正是因为这处千年遗址的出土
才有了今天的六朝博物馆
博物馆一层大厅
有六朝的历代疆域图、历代皇帝的年号
及在位时间等图文展板
图书馆二层展出了六朝时期的
陶俑、青瓷、墓志、瓦当、石刻等大批珍贵文物
▲
陶俑
▲
青瓷
▲
石刻
▲
以鸡首寓意吉祥
▲
时空穿越既视感
第三站石头城
石头城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遗迹,遗址位于现清凉山一带。
石头城为孙权在石头山上所建,其扼守长江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称,全长约0米。
“寻遗小分队”一路寻觅
爬上了石头山
细数着一个个饱经风霜的台阶
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爬到山顶时
想揭开石头城的神秘面纱
但一行人始终未能找通向山的正面的路
几经周折后
在摸索中他们开始了下山之路
最终
“寻遗小分队”顺利到达山下
成功找到了石头城这一遗址
据地质学研究
这里的岩层是距今大约1亿年到万年前的
晚白垩纪的浦口组地层
在清凉门到草场门之间的城墙下面
有一块突出的椭圆形石壁
因为长年风化,砾石剥落
中间还杂有紫黑相间的岩块
远看隐约可见耳目口鼻
酷似一副狰狞的鬼脸
所以,石头城也被称为“鬼脸城”
●●●
(二)
明朝宫殿遗古迹,衣冠千古漫荒丘
朱元璋于年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改“应天府”为“南京”。
直到朱棣在年迁都北京,南京第一次作为统一中国的大首都,历时53年。
明朝是全国各地大兴建设城墙的年代,作为首都,南京的城墙建设更不例外。
明朝的南京古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城。
为探寻明朝留下的遗址,8月23日和24日“寻遗小分队”分别到明故宫遗址公园、午朝门公园以及中华门城堡进行实地考察。
第一站明故宫遗址
南京故宫,被一条中山东路
划为明故宫遗址公园和午朝门公园
明故宫遗址公园现存用围墙围起来的区域面积不大
除了南大殿已经没有建筑物了
中间是假山草地和树木。
虽然当年明故宫的辉煌已不再
只剩下了这遗址
但是无论从风水还是格局来看都属于南京的中轴线位置
另外,北京的故宫正是以明故宫为蓝本修建的
午朝门公园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内御道街北端
因园南有明故宫午门而得名
年将午门和奉天殿所在地辟为公园
南京明故宫是是南京市历史上
第一个全国统一王朝的皇宫
在今中山东路南北两侧
明太祖朱元璋攻取集庆(南京)后
改集庆为应天府
朱元璋为做皇帝,“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
最终选定这块地当“钟阜龙蟠”、“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
▲
奉天门遗址
▲
城门
▲
登上城墙
▲
城墙上的断壁残垣
第三站中华门城堡
中华门,原名聚宝门
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内城门之一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
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
其建筑规模仅次于通济门(现已不存)
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
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
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
城门设置有三道瓮城、四道券门
主体建筑内瓮城由中华门主楼城门和二至四道辅助城门构成
各城门原有双扇木门和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
整个城共有二十七个藏兵洞,可以藏兵三千余人
“寻遗小分队”登上城堡
细嗅历史的味道,触摸历史的温度
感受历史的沧桑
▲
镭石
▲
弩炮
●●●
(三)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明朝以后,南京还有两个政权在南京建都,清末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曾改名“天京”,在长江路总统府,即是在元太平天国“天王府”的基础上修建。
中华民国,南京成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的都城。年,总统府就兴建在太平天国天王府内。但仅95天后,袁世凯就迁都北京。孙中山的就职典礼就在总统府中的礼堂举行的。
8月24日,“寻遗小分队”来到了总统府进行实地考察。
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王宫遗址,位于总统府内
是一座颇具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
太平天国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的宏伟建筑
规模极大,周围十余里,重墙两道
每道围墙都高达二丈多高
建筑分外城、内城两部分
两城分别名为“太阳城”和“金龙城”
年7月,曾国荃率湘军攻陷天京
大肆抢掠,并烧毁了天王府
现只存有原天王府西花园及大殿、暖阁、穿堂等遗迹
▲
天王府龙椅
▲
天王府布局模型
▲
石舫
南京总统府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5万余平方米
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其历史可追溯到
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
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
清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为行宫
年1月1日
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辟为大总统府,后来又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总统府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
共分三个参观区域
“寻遗小分队”一行人先后参观了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
西花园,参谋本部,行政院旧址
以及一系列展馆和史料陈列
▲
总统办公室
▲
子超楼
▲
历史展览馆
小结
每一个朝代的遗址都是其文化的缩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寻遗小分队”通过探索南京不同朝代的遗址,对南京不同时代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一个城市的伟大,便在于其对文化的传承。
众多政权的更替使得南京城少不了烽火四起的摧残,因而,“历史的遗孀”更应该得到后世的缅怀和尊重。南京的遗址基本得到了政府合理的保护,并向社会公众开放,供大家参观与学习,如此以来,南京的文化便很好地得以一脉相承、薪火相传。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医院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