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惇汉字书写,南京应该走在全国前列
南京地铁1号线自年运营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了,这条日均客流超过80万人次的地下轨道被赋予了颇具南京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各站的主题文化墙从各个角度传递着金陵元素,展现出六朝古都的博爱。
其中1号线的书法站名字壁,黄底黑字,闲适清雅,由著名书法家黄惇题写。
书法题写站名,这也是南京地铁的一个特色,文脉气息扑面而来,让不少外地城市艳羡不已。1号南延线的站名是孙晓云题写的,号线则由老书法家尉天池担纲。
“我对南京文化建设还是有些贡献的。”黄先生谦言,在当选第三届南京文化名人之际。
而和凤凰江苏记者聊起书法艺术,聊起汉字书写,聊起民族文化,这位年近古稀看上去很谦和的学者型书家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黄惇题写的南京地铁一号线新街口站站名
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黄惇年生于江苏太仓,6岁随父母来到南京,就读于南师附小。从十几岁起,黄惇就对绘画、书法、篆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黄惇做过小学教师、工人、文化馆美术干部。在工作18年后,他遇到了人生的大机遇——陈大羽教授招收书法硕士研究生。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建立,拉开了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序幕,成为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之一。
经过许多曲折,年秋,南艺音乐系恢复招生,70名学生于年3月入学,是“文革”后的第一次四年制本科招生。年秋,南艺全面恢复招生,美术、音乐两系共招收学生18人,年9月入学。
年4月,南京艺术学院历史上首次开始招收研究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院校之一。那一年,南艺招收18名研究生,于年10月入学,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年,陈大羽首次招收书法硕士研究生,共招两名,黄惇有幸成为其中之一,从此走上专业的书法篆刻创作、研究之路。
“书法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实用,一个层面是艺术。当我们谈实用的时候,它就要走进千家万户;等我们讲艺术的时候,它就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形式之一。这是中国人都公认的。书法艺术是宝塔尖上的东西,但是没有基础,宝塔尖能成立吗?”
说起书法,黄惇自然包含感情,自然也要讲到“毕加索说如果我在中国,我应该是个书法家”。
“王羲之写封信,到今天是我们的经典范本。信是什么啊?信是实用的,可是那个字,是不是最高艺术?”黄惇眉飞色舞,双目如炬,滔滔不绝,“所以中国的书法艺术从来都有两重性,就是实用加艺术,它是由实用发展成为艺术。因此,书法这个全世界都没有的东西,就中国有。有人讲日本有、韩国有,那是中国传过去的!”
黄惇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汉字书写若亡,中国文化必亡!”接受采访的时候,黄惇多次这样大声疾呼。他提醒人们,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如果中国人把书写汉字给丢了,你觉得中国还有文化吗?
五四时期,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要打倒“孔家店”,还要打倒汉字。
有人说:“汉字既然不能不改革,尽可直接改用拉丁字母了。”
有人说:“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
有大文豪甚至断言:“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他们希望中国,“也走世界共同的拼音化道路”。
这时候,赵元任先生写了个《施氏食狮史》,请教对方,只有拼音,这样的故事谁能看懂,请“试释是事”:“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市。是时,适施氏适是市。施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施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这段历史年轻人肯定是不知道了。”黄惇笑对记者说,“你每天在手机上打的时候都是先出现一组外国字母,再出现中国字,你觉得正常吗?你告诉我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的人打手机,或者电脑输入,先要敲出外国字来再变成自己国家的字?”
有一年,黄惇招博士。有一个学生,姑且称为“A”……不,称“甲”吧,笔试过关了,复试的时候,通知有他,还有另外一个人,乙,英语没过关。甲就打电话问,为什么乙英语没过关,也进了复试?黄惇不客气地说:“你交给我的先期的研究成果材料就是你一篇硕士论文,人家的材料是你的十倍二十倍,你说我收你还是收他啊?”甲说,那乙外语没及格啊,黄惇火了,“你外语及格了怎么样啊?他外语没及格我可以打报告破格!你外语及格,不就是人家外国人的小学生水平,甚至还不如!我小外孙五岁,有个外语教师跟他聊聊天,开心得不得了,口语特别好,他父亲都说不过他!”
面对记者,回忆起此事,黄惇仍很激动:“外语有什么呢?有多少人重视我们自己的文化?”
想招的学生外语不过关招不了,外语过关的专业差他不想要,陈丹青也曾因此烦恼不已直至出走清华,成为一个“文化事件”。
黄惇第一次到韩国,经过一个地方,看到路牌上有“木浦”两个字,那是金大中的故乡,他就问旁边的年轻人,这个地方以前是个渡口对不对?对方觉得很神奇:“你怎么知道的?”黄惇说:“我就看这两个字就知道了。”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后来,黄惇再去那里,发现已经没有这两个汉字,只有拼音了,这能看出什么来?跟韩国朋友提起,对方也是痛心疾首,说“韩国文化丢光了”。“他们改革韩文,才几代人的时间啊!”黄惇不希望中国文化也丢了根,“那就不得了了”。
他不能理解,“现在有‘无纸教学’,说是‘低碳环保’,你不要耗电吗?更重要的是,你丢掉的是最重要的,中国人书写汉字和锻炼手脑心的配合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
书写要成为国家战略“所以,我认为现在书法进校园,是一个文化战略的问题——文化战略,这是我提升的,我看得很重。”黄惇说。
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认为“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制定本纲要”。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次文化战略,不是说我们今天才有,只是古代没有这个名字而已。北魏时期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下令全部汉化,不准姓胡姓,不准说胡话,不准穿胡服,要书写汉字,这是文化战略。这个孝文帝虽然是个拓跋人,少数民族,但是他的妈妈是汉人,他看到高级的文化、先进的文化放在那里,就在被他占领的土地上,他要学习。
“所以,文化战略是有高度的事情。”黄惇说,作为一名老教师,他有义务呼吁大家重视汉字书写,从娃娃抓起,落实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广泛开展书法教育。
“键盘是西方文化,我称它是‘隐形飞机’‘潜水艇’,悄悄地就到我们身边了。”黄惇认为,造成人们书写能力衰退的原因,主要就是受到“键盘”的影响,键盘敲打替代汉字书写,可以说是汉字书写的大敌。“如果有人调查一下,现在手机低头一族,有多少人是用手写汉字输入法?又有多少人在用拼音输入法,这两个答案对比一下,结果一定会很惊人。”黄惇说,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的原因。
在黄惇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从娃娃抓起,“让青少年必须在起步时,就掌握好书写的要领和书法的知识。书写汉字对于手脑训练非常重要,如果失去汉字书写能力,失去的文化内涵可以估量么?以一种低级快速的方式,去替代看似费力而高级的文化,这样的傻事,千万不能再去做了。”
书法进校园虽然姗姗来迟,依然是及时雨,黄惇颇感欣慰。
但是他说,他还不够满足,因为,“你知道在日本小学生写汉字是立法的吗?”
不过,他说,“南京有深厚的书法积淀和文化底蕴,如果能够尽快行动起来,真正让书法走进中小学课堂,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将很快走在全国前列。”
第三届南京文化名人
钱小华:先锋书店,生于南京吴建民:石头城,外交家的少年记忆
梅婷:最美南京小红花,南京姑娘是超人朱成山:守护国家记忆二十三年后陈坚:描绘出“胜利之都”的南京一瞬范乐新:新南京人把“梅花”带回家陶思炎:第四代南京人的民俗之恋「
凤凰江苏原创」
◆◆◆◆◆
精彩原创
一封日文信,揭开两位日本“红色间谍”的传奇大国之柱:复兴中国的十位海归科学家张克勤:梅花香自“滑稽”来对话?名家风骨关露:深入魔窟的红色女特工
老范儿贺友直去世,生前寄语连环画“何日君再来”
哀哀悲矣“纸质电池之父”张霞昌:我的发明专克“杀人疫苗”凤凰特别策划:牛首山非常厕记钱小华:先锋书店,生于南京
文化南京儿科医生的一天:每小时至少要看10位病人,收入却最少
END
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最好重庆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