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
红山森林动物园由南京玄武湖动物园迁移到此而建。现已建成小红山鸟类区、大红山猛兽区、放牛山食草动物和灵长动物三大展区,39个设计新颖的动物场馆依山营建,错落山间。狮虎区,猩猩、狒狒展区,熊山,大象馆,温顺可爱的大、小熊猫、松鼠猴、火烈鸟热带雨林馆、科普馆、两栖馆、水禽馆等聚集了大自然的万种风情。大型动物表演场、儿童乐园等游乐设施,使游人可在游览之余尽情嬉戏。红山森林动物园以独特的森林和动物特色,展示了无穷魅力,已成为南京的又一处旅游热点。
南京将军山
将军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南京南郊铁心桥境内,总面积3.5平方公里,它的正北面是秦淮新河;与渤尼国王墓旅游区遥望;西南方与牛首山、大石头观光休闲区相衔;近邻则是龙泉古寺。其四面环山,淙淙的山泉,汇成了宽阔的河面,阳光下粼粼的波光像一面闪耀着金光的绸缎,成群白鹭,排徊翱翔在蓝天白云之间,穿行憩息于树木林梢之上。
南京情侣园
南京情侣园位于南京玄武湖畔,钟山之西,以展示野生药用植物为主,兼游览休憩及婚礼系列服务的江南自然山水园就是情侣园。龙蟠路中段,和国展中心、太阳宫相毗邻。南京情侣园原属玄武湖的一部分,后因湖床淤塞而成农田。年,朝鲜所赠的花木均种植在此,因而时称中朝友谊园。年,南京市园林处在此筹建百草园,种植许多名贵的中草药,并于年更名为园林药物园。次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药物园以植物造景为主体,以当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为主要造景材料,它集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为一体,经过巧妙的园林设计,成为一座名品荟萃的观赏园林。当时园中还置有李时珍和《本草纲目》雕塑。随着人们文化、娱乐品位的不断提高,年药物园更名情侣园。
南京市玄武区鸡鸣寺
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是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寺址所在地为三国时属吴国后苑,早在西晋永康元年(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南朝梁普通八年(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年起,在原住持宗诚法师的带领下,依明清时规模形制,鸡鸣寺逐步恢复并对外开放,成为南京一重要寺院。年,《新白娘子传奇》剧组来到南京市古鸡鸣寺借用药师佛塔来拍雷峰塔相关剧目,当时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鸡鸣晚钟是玄武十景之一,鸡鸣春晓则是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南京冶山国家矿山公园
南京冶山国家矿山公园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紧临金牛湖风景区、桂子山石柱林风景区,是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冶矿探幽),有“华夏冶铸第一山”之称。南京冶山铁矿有着悠久的开发历史,早在西周起即为采铜炼铁之地,距今已有0多年,早于欧洲多年,被地质学家誉为“开创中国冶炼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中华冶炼的肇始地。公园是以“采冶文化、采矿遗迹、铁矿采选”等特色资源为主体,融科学考察、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高度和谐的矿山公园,是华东地区唯一以铁矿采选远遗迹展示为主题的工业旅游基地。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建于年,位于长江下游千米处,南京市浦口区和下关区之间,为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京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和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干流的大桥,上层为路宽15米、全长米的四车道公路桥,连通国道、国道等跨越长江的公路网;下层为宽14米、全长米的双轨复线铁路桥,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使中国交通大动脉京沪铁路得以贯通,是南北交通的要津和命脉。南京长江大桥是南京的著名景点之一,以“天堑飞虹”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年代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年4月,南京长江大桥桥面出现裂缝问题。年7月,南京长江大桥入选不可移动文物。
牛首山
牛首山又称“天阙山”(“阙”是宫门或墓道两边所立的楼台式碑坊)。公元年,晋元帝司马睿渡江初建东晋王朝时,定都建康(今南京)。大兴年间,元帝想在都城的正南门宣阳门外建立双阙,以示皇权的至尊。当时众官议论纷纷,都说义兴(宜兴)汉司徒许玉墓前的二阙高壮,可以迁到这里。丞相王导不同意,他清醒地知道,东晋政权草创,财力不足,连城墙都还用竹篱笆代替,哪有条件建阙。王导思索了几天,有一天,他陪晋元帝乘舆出宣阳门,往南眺望,只见牛首山两峰对峙,十分壮观,便遥指山峰说:“此天阙也,岂烦改作!”元帝明白王导的苦心,就听从他的意见,取消建立双阙的计划,称牛首山为天阙山。《昭明文选》中陆亻垂的《石阙铭》里即有“乃假天阙于牛头”的记载。唐朝天宝初,牛首山正式改名为“天阙山”。
栖霞山
栖霞山,又名摄山,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被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因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而得名。栖霞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距太平门20公里,西北与北面环绕长江,南有沪宁铁路,东与江南水泥厂毗邻,西临栖霞镇,总面积.34公顷,周长约7.5公里,绿地率99.28%。栖霞山有三峰,主峰凤翔峰海拔米;东北有龙山;西北有虎山。栖霞山的地学内涵极为丰富,古生物化石众多,是许多地学名称的命名地,被专家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地学教科书”。
孙权墓
孙权墓史称蒋陵,又名吴王坟,也称孙陵岗,是中国著名历史古迹,在南京市钟山南麓,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东吴的建立者,在位三十一年。神凤元年大帝崩,时年七十岁,葬于钟山之南的小山上,是山遂名孙陵岗,即现之梅花山)的葬地,亦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六朝陵墓。孙陵岗还葬有孙权的夫人步氏和后妻潘氏,宣明太子孙登也葬在孙陵附近。孙权墓遗址在明孝陵的梅花山内。孙权墓仅存一个石碑,一座石桥,一个注释牌,一座石像。
孙中山纪念馆
南京东部中山陵东、灵谷寺西的林海中,溪流绿树掩映着一座仿清喇嘛庙的古典建筑,它依山而建,气势恢宏,这里就是保存展示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史迹的博物馆--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是中山陵园众多纪念性建筑之一,原由中国佛教会捐建,初为收藏佛经所用。建筑包括主楼、僧房和碑廊三个部分,面积达0多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卢奉璋设计,年冬竣工。来到孙中山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中央石阶上矗立的一座孙中山全身铜像。这尊铜像高2.9米,重达一吨多,以孙中山向民众发表演说的姿势为造型,气势磅礴,栩栩如生。这尊铜像是孙中山生前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
藏经楼饱含历史沧桑。抗战前,藏经楼曾珍藏了一批珍贵文物和佛经,这些文物和佛经都是该楼落成后各地佛教界人士赠送或荐送的。抗战爆发后,藏经楼遭到严重破坏,僧房、碑廊毁于日军炮火,文物与佛经也不知去向。新中国建立后,地方政府多次拨款,逐步修建了主楼、僧房和碑廊。年11月,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周年,在这里举办了内容丰富的孙中山先生史迹及著作展览。藏经楼首次接待了由港澳各界人士组成的大规模的海外谒陵代表团及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孙中山先生的亲属孙穗英、孙穗华、戴成功及许许多多海内外知名人士先后来此参观,年5月7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将藏经楼辟为孙中山纪念馆。年5月30日,在孙中山先生奉安60周年前夕,该馆正式对外开放。
北京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症状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