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

南京之行之前有过上海之行,现在是和好朋友一起去的南京,于是闲来无事便又想写一回游记。在苏州呆久了,生活难免安逸到似乎有点不知世事,不入凡尘。然而苏州是有些小家子气的古镇,尽管很美很安逸,却少了些宏伟端庄,而南京不愧是六朝古都,在厚重的历史文化感的底蕴陪衬下,还能体现出一种帝王的霸气。自古以来,八百里秦淮不知看过多少战火也不知历过多少繁华,才子佳人,商人旅人,都在秦淮留下或惊鸿的一瞥或浅刻的一面,记得有句话说河流是历史的见证人,一想到一条河已经川流不息的流淌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就难免不对它心生敬意,秦淮即是这样。我对秦淮河的感情大概是从《泊秦淮》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中发源的。朗朗上口寓意深刻的后两句大家耳熟能详,而我却偏偏喜欢第一句。这次去的时候月亮很美,恰逢十五,月光朦朦胧胧,时圆时缺,缺当然是由于云的侵占。古朴典雅的建筑,繁华的街市,或许历经沧桑的古树,与这年年只相似的江月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古典风情中国画。听着对岸唱的小曲,虽然还是会想起“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般的一丝丝的哀愁,但俗气的我却只想沉浸在这里,仿佛我可以嗅到商女的脂粉味,我可以感受到那时的酒香,从这时的繁华感受那时的或许更加绮丽豪奢的气氛,在这里仿佛真的可以体会到古时达官贵人的奢靡的颓丕却有充满魔力的生活。当然,这种生活,普通人应该是过不习惯的,单纯的体验一番,仿佛自己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或许更加高尚一点,会像杜牧一样,有些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这种环境下还可以有忧患意识,大概这已经是我这个现代人可以稍稍拿出手的一些情怀。

从古至今,描写秦淮河的文章“前人之述备矣”。然则“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我越来越喜欢喜欢情怀这个词。这个时代,多些情怀,人才能更加有信仰的活着。看过八百里秦淮,逛过繁华的今时的夫子庙,对于古代的生活大概有了更深的体会,对于现实的生活也更加有些想法。往事不可究,今人依稀过。

第一晚体味了南京的古韵,第二天就步入它的近现代,很满意我们这不经意的符合历史脉络的行程。经历过艳阳高照的南京,同样经历过风霜雨雪。历史的意外总是来的太突然,同样似乎也是命中注定。南京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因此荣华,也因此受伤。

南京有太多面貌:太平天国时期的它,辛亥革命时期的它,还有后来的解放时期。政权的更迭在偏僻的乡村或许体现不出什么,但倘若是重大城市,那么每一次政治或文化的变动都会对它留下深深的烙印,也正是因此,我才说,南京因此荣华,也因此受伤。当看到民国风与古典宫廷风结合的总统府,我对南京的情感更加浓厚。不得不说这次南京之行的准备时期我有着太多的坎坷,但倘若这是为了之后带给了我这么多惊喜,我欣然接受所有的烦扰。对于不知为何对民国风有着特殊情感的我,南京真是一个绝佳的寻梦地。天气很好,蓝天之下映衬的总统府显得更加崇高。且不论政治与历史因素,单单从艺术的美感的角度去欣赏,往往集结了优秀工匠建筑师所打造的府邸和场所都有着值得品味的细节。一草一木,一桥一池,透着美感,又不失厚重。当然论园林美苏州一定第一,可是苏州园林的美单纯的是细节美,美的透彻,然而在总统府点缀的稍许的园林气质,是为了给诺大的壮观的府邸锦上添花,显得不那么单纯自然,却又失之不可。

走过曾作为大行宫的织造府,后面的行政院就是民国时期的办公场所了。暗红的楼梯,绿色的台灯,黑色的吊扇,配上法国的梧桐,映衬着白色的窗帘,民国气息扑面而来。看到那些应该是摆设的档案文件,还有桌上的算盘,时钟,似乎还感觉这里近百年前人们繁忙处理文档的样子。因为现代谍战剧的繁荣,对于这种地方,除了让人能体会到历史感,更多的让我想到的却是有些瘆人的为了各自的政治集团或者单纯为了自我利益的尔虞我诈。现代人们作为游览观光的场所,以往却不知道有过多少人的血泪辛酸。我们笑的越是欢快,就显得他们越是悲苦。

民国就这样在中国历史上昙花一现,留下了一些建筑,一些历史,一些文化,一些情感,够我们后世揣度研磨。而后的南京,血雨腥风,大屠杀过于悲惨,此文作为游记就暂且不谈了。友人相聚,乐在其中。将短暂的相聚与游玩结合,再累也是值得。两天时间很快,陪伴的人和我们自己都甚是疲惫了,开心快乐之余,还是得把每次的旅行当作一种情怀的升华。于是,今日记下,来年回首。

记.10.15-16南京四人行









































如何治疗白癜风最好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办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ngshizx.com/njsxs/9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