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创建一批市级特色小镇,11个区55个
南京首席房地产专家和意见领袖、南京房地产促进会秘书长张辉的公众账号(huiyedcgzs)。
南京万买房人置业投资、开发商投资开发、政府机构、媒体、上下游产业人士了解南京及全国楼市的必备手册。
上月2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文,决定在全国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明确提出到年,培育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在南京,特色小镇的培育工作也已起步。记者本月12日从市发改委获悉,我市将通过要素聚合、资源整合、产城融合,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业创新的新平台、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文化传承的新载体、美丽南京的新名片。到年,全市将力争建成30个左右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的市级特色小镇,并鼓励建设一批区级特色小镇。
据了解,今年4月,我市出台《关于优化全市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的意见》,“特色小镇”的概念首次出现。迄今为止的4个月时间里,全市各区、开发区申报特色小镇的热情高涨。日前披露的55个特色小镇申报名单覆盖了全市11个区。
在申报名单中,记者既发现了不少利用现有成熟园区平台和存量资源的“老面孔”,如鼓楼区模范路青创小镇、栖霞区紫东创意小镇、江宁区汤山温泉养生小镇,也有不少处于初步规划阶段的“新力量”,如浦口区求雨山书画小镇、六合区地球之窗小镇,还有不少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的特色小镇,如江宁的石塘互联网小镇、苏家文创小镇等。
市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我市将按“宽进严定、分级建设”的原则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每个特色小镇规划区域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域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经过3年左右建设,对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达到建设标准的小镇进行评估验收,合格后可命名为“南京市特色小镇”,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打造特色小镇最忌“千镇一面”。我市明确,每个特色小镇只能选择一个具有地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新引进的重大项目将优先安排到相同产业类型的特色小镇。同时,将力争把特色小镇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式的新型产业社区,鼓励有条件的小镇按国家等级景区、度假区等相关标准打造和提升。
“3年内,市级特色小镇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应达到30亿元,金融、文创、科技创新、旅游等产业以及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投资额可适当放宽。”市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同时,将对列入市级建设名单的特色小镇实行动态管理,按季度通报情况、年度综合评估,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未达到建设要求的,将实行退出机制,不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记者了解到,我市专门成立了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工委、市发改委等16个部门构成的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根据最新出台的《南京市市级特色小镇申报评审指南》,首批市级特色小镇的申报工作将在9月底结束,今年预计认定不超过20个。
南京“特色小镇”怎么建?到年力争建成30个市级特色小镇;规划区域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域1平方公里左右;“宽进严定、分级建设”,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未达到建设要求,将被淘汰出局……本月12日,记者就我市特色小镇的建设思路、申报管理、考核评价等情况采访了市发改委相关人士。
创建背景:到年,全国将培育个特色小镇今年2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的魅力小镇”。
上月2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年培育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建设起步于浙江。去年6月,浙江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余杭梦想小镇、杭州基金小镇、临安云制造小镇等特色小镇惊艳亮相。
去年底,江苏省也提出计划通过“十三五”的努力,加大重点镇和特色镇的培育力度,到年全省形成个左右富有活力的重点中心镇和个左右地域特色鲜明的特色镇。
今年4月,南京出台《关于优化全市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的意见》,要求坚持产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融合”,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在全市规划建设一批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
如今在长三角多地,包括上海以及江苏省的南京、扬州、泰州、宿迁等市,特色小镇培育和创建工作已拉开大幕……
有何标准: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3年固定资产投资达30亿元市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南京将围绕“四个城市”和“五型经济”的战略定位,通过要素聚合、资源整合、产城融合,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业创新的新平台、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文化传承的新载体、美丽南京的新名片。力争到年,在全市建成30个左右市级特色小镇,鼓励建设一批区级特色小镇。
◆面积:每个特色小镇要充分利用现有园区平台和存量资源,规划区域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域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
◆产业:每个特色小镇只选择一个具有地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使之成为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对新引进的重大项目优先安排到相同产业类型的特色小镇,强化特色小镇的产业特色。
◆布局:优化特色小镇空间布局,将特色小镇建设成为生态园林式的新型产业社区。鼓励有条件的特色小镇按照国家等级景区、度假区等相关标准打造和提升。
◆投资:三年内市级特色小镇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应达到30亿元,金融、文创、科技创新、旅游等产业以及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投资额可适当放宽。
◆运作:特色小镇建设实行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每个特色小镇必须明确投资建设主体,吸引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怎么申报:不均分名额,两年任务不达标将被淘汰据了解,目前全市各区、开发区申报特色小镇的热情高涨,已披露的申报名单覆盖全部11个区。市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各区、各开发区申报特色小镇首先要提出书面申请,申报材料必须包括特色小镇建设方案和概念性规划,其中建设方案应明确建设范围、产业定位、特色内涵、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建设计划等。
收到申报材料后,市相关部门和专家将对各区申报的特色小镇建设方案进行初审并提出建议名单,报市政府同意后公布市级特色小镇建设名单。此次申报特别提出,对各区不平均分配名额,并将根据申报情况分批审核公布。
我市明确对特色小镇实行“动态管理”,将制定专门的建设管理办法。对列入市级建设名单的特色小镇,实行季度通报情况、年度综合评估。对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未达到建设要求的特色小镇,实行退出机制,不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此外,将特色小镇工作纳入市对区年度综合考核目标体系。
经过3年左右的建设,我市将对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达到建设标准的市级特色小镇进行评估验收,验收合格后可命名为“南京市特色小镇”。
如何扶持:将设专项资金,各类市级专项资金向小镇建设倾斜保障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将在用地、财政、金融等多方面给予支持。我市将鼓励特色小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对转型升级项目优先安排土地指标。
对列入市级建设名单的特色小镇,连续3年综合评估合格后,规划空间范围内新增财政收入上交市财政统筹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两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
我市将设立市特色小镇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特色小镇重点建设项目贷款贴息,对达到序时进度和建设要求的特色小镇实行以奖代补。各市级部门牵头管理的现有各类专项资金(有明确用途和性质等限制的除外)也将优先向特色小镇倾斜。
此外,我市将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拓宽特色小镇建设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采取PPP(公私合作关系)等多种方式,参与特色小镇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建设。
记者了解到,我市还专门建立了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工委、市发改委等16个部门构成的特色小镇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全市各区也将参照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及办公室,将按季度报送列入建设名单的特色小镇进展情况。
省委书记李强眼中的的特色小镇到底什么样?李强任浙江省长3年多时间里,主推的特色小镇探索走在全国前列,成果斐然,广为人知,江苏和南京已经率先学习推进浙江的特色小镇建设。因此,李强书记的到来,必将对江苏和南京特色小镇的建设带来最强的推动力。
(1)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定位突出‘独特’。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文章写道,每个特色小镇都紧扣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万亿产业”和茶叶、丝绸、黄酒、中药等历史经典产业,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2)功能叠加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功能叠加不是机械的‘功能相加’,关键是功能融合。林立的高楼大厦不是浙江要的特色小镇,‘产业园+风景区+文化馆、博物馆’的大拼盘也不是浙江要的特色小镇,浙江要的是有山有水有人文,让人愿意留下来创业和生活的特色小镇。要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3)建设形态不能“大而广”,力求“精而美”。“美就是竞争力。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要‘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求精,不贪大。小,就是集约集成;小,就是精益求精。根据地形地貌,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风格,建设‘高颜值’小镇。”
(4)制度供给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改革突出‘试验’。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政策突出‘个性’。”
浙江风生水起的“造镇计划”,甚至引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在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最先进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