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计划发布南京市委书记市长动员部署

作为东部制造业重镇,南京向新而行,下好产业强市“先手棋”。6月15日下午,南京举行全市产业强市建设推进会,市委书记韩立明讲话,市长陈之常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市委副书记沈文祖出席。

推进会现场,南京正式发布《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并进行解读。

锚定产业强市建设目标,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行动计划》不仅为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加快推进产业强市、集群强链擘画蓝图,也为做强做大产业规模,做优做高产业能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明确了具体“施工图”。

瞄准2万亿

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不停步

“先声药业坚持创新引领,获批‘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以南京为主体的四大研发创新中心和六个国际标准的制药基地,现已拥有六款全球创新药。”推进会上,先声药业副总裁史瑞文博士向大家介绍。

今年1月28日,先声药业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研发的抗新冠病毒1类创新药先诺欣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成为我国首款自主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3CL靶点抗新冠病毒创新药。

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抗肿瘤及心脑血管药物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企业供图

史瑞文介绍,作为一家在南京“土生土长”的生物医药企业,先声药业近几年来将创新和研发作为核心驱动力,研发费用17.28亿元,研发投入占比27.3%,3年内成功推动4款差异化创新药进入商业化阶段。

生物医药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竞争的焦点赛道之一,南京始终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规模.2亿元,增幅12%,新获批上市药品54个品规,占全省26%。

近年来,南京扎实推进工业稳增长和产业体系升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数据显示

全市共有规上工业企业家,年全市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同比增长5.9%,再上一个千亿元新台阶。其中,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4.3%,同比增长5.3%。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

《行动计划》提出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到年,全市GDP总量超2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30%以上。

规模能级显著提升

石化、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结构全面优化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实体经济新的重要支柱,建成1个万亿级、1个五千亿级、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拥有一批进入世界级集群“培育池”的优势产业。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争创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构建一批集群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的创新联合体,突破一批重大原创技术、关键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6%。

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图片来源:南京江北新区

优质企业不断涌现

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2万家,加快形成以产业集群领航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专精特新企业为支撑的发展矩阵。

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迈上新台阶

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8%,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70%。

产业开放融合持续深化

争取国家新型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平台和项目在宁率先布局,深化南京都市圈、扬子江城市群、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等区域产业协作,打造协调联动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

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硬支撑”。今年以来,全市锚定产业强市建设目标,全力跑出“加速度”。

01

大力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

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智能电网)两个国家级集群项目建设已通过工信部实地验收,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有序推进。

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冯芃摄

02

持续推进应用场景建设

发布应用场景个,开放合作需求余个,总投资亿元,已举办10余场“宁创”品牌系列活动。

03

深化产业链供需对接

已举办8场“宁工品推”重点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助力企业签订单、拓市场、稳生产。

04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累计推动实施项目个,新增13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

05

加强优质企业培育

全市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家。

市相关部门表示,《行动计划》将进一步加快推动全市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夯实工业经济根基,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巩固提升“四大支柱”

培育壮大“2+6+6”集群

?聚焦高端研发,建立了国际级、国家级等高端研发平台37个,个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为多个大国重器提供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聚焦智慧发展,建成全球首个专业加工高等级耐磨钢配件的JIT+C2M个性化定制智能工厂,实现全工序智能协同,全球化定制配送;

?聚焦绿色发展,超低排放全面达标,当前正在建设冶金行业“固废不出厂”的全量化利用模式;

……

南钢“JIT+C2M”智能工厂。南钢供图

“近年来,南钢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生态化’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现已成为国际一流的中厚板精品基地、特钢精品基地、复合材料基地和国防装备材料基地。”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说。

南京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是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制造、钢铁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

发挥所长,止于至善。《行动计划》提出,巩固提升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石化和钢铁四大支柱产业,使之“压舱石”作用更加牢固。

01

增强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重点发展信息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领域,全面推动江北新区(含浦口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显示产业基地、江宁区(含江宁开发区)信息通信产业基地特色发展。

02

推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推进汽车产业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融合,打造互融共生、分工合作的新型汽车产业生态,支持重点集聚区建设。

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溧水区委宣传部供图

03

加快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高性能聚烯烃、工程塑料、特种橡胶、特种聚氨酯、高性能纤维、高端专用化学品、高端尼龙等先进化工材料,力争全市基础化工原料就地转化率超过60%,打造国内重要的化工装备研发生产基地。

04

推动钢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重点发展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海工装备用钢、轨道交通用钢、工程机械用钢等高端钢铁材料,支持重点钢铁企业多元化发展,向产品定制化、集群化链式延伸,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区。

立足强“支柱”,激发新动能。

在《行动计划》的产业强市蓝图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主引擎”,未来产业“增长极”不断凸显,现代服务业“热力值”显著提高。

其中,培育壮大“2+6+6”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关键之举。

2

“2”即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两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增强其全球竞争力。

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年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8%,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五,该集群将是我市未来首个突破万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

新型电力(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年产业规模达到亿元,同比增长18.1%,省内第一,国内领先,产业体系在国内城市中最为完备。

江北新区智能电网调度中心。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董家训摄

《行动计划》提出,到年,形成中国软件名城提质升级全国示范,打造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新型电力(智能电网)成为国内领先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6

“6”指的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和航空航天6大产业集群,南京将拼夺国内制高点。

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ngshizx.com/njshj/59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