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蝰改名为缅蝰的建议

年7月,笔者曾经对白头蝰的分类和分布现状进行过初步梳理(张亮,肖荣高,遇宝成,罗键,)。一年后,俄罗斯和越南学者又对白头蝰属Azemiops物种的分类和分布进行了进一步的厘定,并描述1新种Azemiopskharini(Orlov,Ryabov,Nguyen,)。这一新种的发现也导致“白头蝰”的中文名称显得不合时宜,更名势在必行。

1讨论

⑴Azemiops属模Azemiopsfeae,种加词feae则源于模式标本采集人LeonardoFea的姓氏,属名Azemiops词源缺如,无法翻译。在单属独种时,使用“白头蝰”作为亚科、属及种的称谓,无任何争议和歧义。

⑵Orlov等()一文中对2种的英文名称建议如下:

Azemiopsfeae—black-headedBurmeseviper

Azemiopskharini—white-headedBurmeseviper

Burmeseviper即“缅甸的蝰蛇”,可简称“缅蝰”,而以上2种中文则可分别称为“黑头缅蝰”(分布于元江—红河以西,包括缅北、越西北和中国滇南及藏南)和“白头缅蝰”(分布于元江—红河以东,包括越东北和中国除滇南及藏南外的南方局部地区,模式产地在越南永福省三岛县三岛山[Orlov,Ryabov,Nguyen,])。

⑶《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出版社,)对“缅”字释义为“遥远”,“甸”则为“古代指郊外的地方”。我国宋朝时期,称“缅甸”为“蒲甘”,也称之为“缅”、“缅甸”(曾猛,)。

Azemiopsfeae正是年GeorgeAlbertBoulenger依据缅甸北部克钦山区(KakhienHills,Burma=KachinHills,Myanmar)1♂标本(MSNM)发表的属种(张亮,肖荣高,遇宝成,罗键,)。该属物种常被发现于缅甸、越南和国内南方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少数边远山区,所以“缅蝰”一词也能很好的表达出该属物种的生境。

⑷最新的考古研究在重庆市涪陵区槽沟洞战国巴人洞穴居址中发现了“白头蝰蛇Azemiopsfeae”(=白头缅蝰Azemiopskharini)的骨骼,这是三峡地区巴人遗址里首次出现蛇类标本。巴人生存于山区,处于狼虫虎豹等动物种群繁盛的自然环境里。这一发现以实物材料证实,三峡地区古代巴人生存环境确有丰富多样的动物资源,其中有毒蛇与人类伴栖,为巴人与蛇有关的文化崇拜或信仰等找到了实物佐证(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涪陵区博物馆,)。这也表明,该属物种自古以来就在边远山区有分布,特以“缅蝰”纪之。

2建议

基于以上考虑,建议新拟Azemiopinae中文名称为缅蝰亚科,该亚科1属相应称为缅蝰属Azemiops,该属2种则分别称为黑头缅蝰A.feae和白头缅蝰A.kharini。笔者就中文更名建议征求了国内部分学者意见,得到大家的普遍支持和赞同,并于年12月28日在哈尔滨召开的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年学术研讨会和同日同步在重庆举行的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第二届雏鹰论坛上分别交流的《国产蛇类尾部自截现象的初步研究》(罗键,张亮,王绗林,高宇,王志坚,)中,首次启用了“白头缅蝰”等新名。

Azemiopsfea头部示图Azemiopskharini头部示图

参考文献

[1]Boulenger,GEORGEA..AnaccountoftheReptiliaobtainedinBurma,northofTenasserim,byM.L.Fea,oftheGenovaCivicMuseum.Ann.Mus.Civ.Stor.Nat.Genova,ser.2,6:-.

[2]罗键,高红英,刘颖梅,徐玲,罗颖.中国蛇类名录订正及其分布[A].计翔(主编).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第12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67-91.

[3]赵尔宓..白头蝰[A].载赵尔宓(主编)..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两栖类和爬行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

[4]赵尔宓..中国蛇类(上)[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5]赵尔宓,蔡春抹..白头蝰[J].动物学杂志,(1):42~43.

[6]赵尔宓,黄美华,宗愉,等..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三卷:有鳞目·蛇亚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

[7]赵尔宓,吕顺清,赵小苓.白头蝰[A].载汪松,解焱(主编).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二卷:脊椎动物·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8]张亮,肖荣高,遇宝成,罗键.广东发现白头蝰及其分布现状[J].四川动物,,31(4):-.

[9]Orlov,NikolaiL.;SergeiA.Ryabov,TaoThienNguyen.OntheTaxonomyandtheDistributionofSnakesoftheGenusAzemiopsBoulenger,:DescriptionofaNewSpecies.Russ.J.Herpetol.20(2):-.

[10]罗键,张亮,王绗林,高宇,王志坚.国产蛇类尾部自截现象的初步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哈尔滨,.12.26-29:11.

作者蛇语者

编审小编

转载请注明:爬行天下

征集宠物文章发至e-mail:

pxtx

pxtx.







































南昌白癜风专科医院
哪里治疗白癜风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ngshizx.com/njsly/104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