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车买票原本天经地义,结果售票员收了市长两元钱竟然很紧张
这至少透露出了这么几个信息:
对于这条新闻,其实我并不关注官员的挤公交和记者的巧遇,因为这样的新闻最近层出不穷无论是作秀还是偶遇,这毕竟是一种作风的进步说明中央的八项禁令是起了作用的,官员们是敬畏的,也是在身体力行的
二是,调研成群结队还是一种习惯在这条报道中,还有两个细节,一个是等车时一位大妈认出了市长,一个是售票员认出了市长让人纳闷的是,一个市长并不经常出入这样的场所,不太喜欢看新闻的大妈咋就能知道这是市长,而且是新近履新的市长如果张学友、刘德华这样的大明星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挤公交,大妈也不一定立马能认出来呢市长缘何能被认出来?有可能的情南京市工商局况是前呼后拥的经典场景,是陪同人员的点头哈腰
但我更关注的是收了市长的两块钱车票钱,公交车的售票员为什么要紧张?天天收市民的票钱,没见那个售票员紧张过呀?为什么市民和售票员能认出市长来?
市长坐公交原本不该成为新闻,结果却出了很多新闻可见国人“官本位”的意识还太浓厚,官员的群众路线也走的还不够市长也不过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坐车买票很正常,谁都不需要紧张这一点希望成为国人和官员们都认知的常识
7号是节后上班第一天,上午9点南京市市长缪瑞林、副市长陆冰带领各部门负责人专题调研公交场站建设雨正“哗哗”地下,大家打着伞等公交车大约四五分钟后,来了一辆公交车,缪瑞林一行挤了上去售票员吕欢认出了走在前面的是市长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请买下票”吕欢有点紧张,缪瑞林笑了笑,给了她两块零钱吕欢说,如果早知道市长来坐公交,心里有个准备,也不会这么紧张了(2月8日《现代快报》)
市长只是一种职务,市长也是公务员中的一员,都只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原本就是应该的,市长上班的时候是领取了俸禄的,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出行自己掏钱慢慢应该成为常态在很多国家,政府官员是没有专车的,只有办公车辆,就是办公车辆的使用,市长也需要申请农民种地可以步行,工人上班可以骑车,官员当然也能挤公交市长带着零钱挤公交是这条新闻突出的重点我想说的是,但愿这成为常态,而不应像卫生筷子一样——一次性的
当然,正因为市长坐公交车买票还不常见,我们还是该点赞下南京市中华中学初中南京市市长的这种行为以后这成为一种常态,官员都成为接地气的公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吏,也就不会出现收了市长两元钱后很紧张的售票员
通过报道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这条报道意图传递的信息:一是市长主动挤公交很亲民;二是市长坐公交也是花了钱的可是,我们是不是也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市长挤公交咋就不应该了?售票员收了市长的票钱为什么要紧张?
一是,国人心中的“官本位”意识太浓厚,官员特权成一种习惯,坐车根本没买过票这位售票员的紧张,首先是因为在思想意识中还是“畏官怕官”,以前官员手中的权力大,一句话就能左右或决定一个老百姓的工作、工资等确实利益乃至人身安全其次以前领导检查的时候,即使不是前呼后拥,也都南京市科委高新处经常事先打招呼让各方面做好准备,坐车从来不买票,而这次没有打招呼,还买票了,是个新鲜事,所以售票员心里反而不踏实,会紧张
如何使用药物治疗白癜风疾病最有效白癜风发病与哪些习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