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年代久远

砖与砖之间的白灰勾勒出条条白粉线条,显得典雅而气派

1926年,明育女中教学楼,现中华中学劳动楼建成

1968年,“文革”在全国全面铺开,学校也更名为颇有“文革”色彩的“南京市东方红中学”,恢复男女兼收1983年,因“文革”痕迹太重,学校最终更名为“南京市中华中学”,从此沿用至今

1983年,更名为南京中华中学

1968年,更名为南京东方红中学

据中华中学校史办王老师描述,1899年,南京基督教会资助马林在中华路344号,也就是中华中学正门马路对面,创办了基督中学,只招收男生1926年,学校更名为爱群中学同年,基督教会又在中华路369号,就是中华中学现在的校址,创办了明育女子中学,只招收女生“列入南京市文保的这座劳动楼,就是1926年建的”

1951年,育群中学同创办于1940年的南京市立第一女南京国家税务局子中学合并,沿用后者的校名,校址在育群中学南京市一女中原先在许家巷的校址,改为其分校从此这所学校只招收女生,育群中学原先的男子部分流到南京市一中、三中,小学部单独成立中华路小学,随后小学也撤消了学校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增设高中

花絮>>>

扬子晚报记者 肖雷 文/摄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

2012年,中华中学劳动楼作为育群中学旧址列入南京市文保单位

采访中,王老师还跟记者描述了这样一个小花絮“民国时期,育群中学一直是教会学校,所以学校里面教会代理人最大每周末的时候,学校的基督徒都会做礼拜,如果学生来做礼拜,可以拿到一块巧克力在民国时期,巧克力也算是奢侈品了所以每到周末,不仅不少本校的学生去做礼拜,连好多外校的学生南京市江宁区邮编也会过来做礼拜,为的就是能拿到一块巧克力”

1929年,两校合并为育群中学

抗战时期迁至上海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座楼房同南京鼓楼医院老病房楼颇有几分相似原来,中华中学和鼓楼医院的前身,都是英国籍加拿大人威廉·爱德华·麦克林(中文名马林)创办中华中学的前身,是马林1899年创办的基督中学鼓楼医院的前身,是马林1892年创办的基督医院

中华中学劳动楼外貌

在楼房茶水间的位置,于主任告诉记者,原先这个地方是一个升降梯,靠人力拉动升降“因为年代久远,从来没有使用过百年校庆的时候,将升降梯给拆除了,改成了茶水间,连照片都没有留下来现在回想起来,应该将升降梯给修缮一些加以保留”

楼房曾经有人力升降梯

中华中学和鼓楼医院系同一人创办

中华中学小史

1937年,南京市中华中学地址抗日战争爆发,育群中学的师生也难免颠沛流离“学校先是搬到原江宁县的湖熟镇,后来又搬到上海,加入当地基督教会的华东联合学校抗战胜利后,这部分师生从上海回来,回到原来的这座楼继续办学”王老师告诉记者

曾有学生为巧克力而来做礼拜

校园内的马林照片

1951年,育群中学并入南京市一女中

民国时期,南京有这样一所学校,它男女兼收,却又将男生、女生分而隔之这所学校就是南京中华中学的前身——南京育群中学这所中学同南京鼓楼医院,均为英国籍加拿大人威廉·爱德华·麦克林(中文名马林)创办今年3月,中华中学劳动楼作为育群中学旧址,被列入南京市第四批文保单位

昨天上午,扬子晚报记者在中华中学临近中华路的校门南侧,找到了这座青灰色的5层楼房这座南京第一人民医院楼房现在是中华中学的办公楼,学校人称“劳动楼”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楼房,青灰色是砖块原本的颜色所有的窗户均高而窄,部分窗户上部为拱形,属于西方建筑窗户惯用的样式进入楼房内部,记者发现所有的装饰却都很新该校校长办公室主任于女士告诉记者,原先楼内的装修都是木质的1999年百年校庆的时候,考虑到消防、安全的需要,将楼梯改成了水泥的,但栏杆、地板都还是木质的

因为这两所学校规模都比较小,设备也很简陋,1929年,两所学校合并,各取原校名中的一个字,组建了育群中学“两所学校虽然合并了,但分处中华路东西两侧,东侧为女子部,西侧为男子部和小学部,两侧互相是不来往的也就是说,育群中学虽然男女兼收,但是不仅不在同一个教室上课,连进南京市人才市场邮编出都不走同一个校门”王老师介绍

1899年,基督中学创建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ngshizx.com/njsly/35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