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南京,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在高楼大厦崛起、火车地铁铺陈的时候

南京正变得熟悉又陌生

一些东西正在崛起

有些东西却永远的消失了...

曾经大街上那些习以为常的画面

熟悉的地方,想念的味道

如今何在?

旺鸡蛋、马头牌冰棒、爆米花、麦芽糖、糖稀、棉花糖......不知不觉,那些好吃鬼们曾经喜闻乐见的小零食,已经只存在于大家的脑海之中。

马头牌冰棒

“冰棒——马头牌,马头牌——冰棒”高一声低一声的吆喝声常常在街头巷尾响起,还伴随着木块敲击冰棒箱子的“啪啪”声响。被吃货们誉为“南京人的哈根达斯”的马头牌冰棒是不少老南京的童年记忆。

旺鸡蛋

以前南京街头经常有卖“旺鸡蛋”的摊贩,不少大姑娘小媳妇,平时再注意形象不在外面吃东西的,当看到有卖“旺鸡蛋”的马上蹲在摊子前围成一圈,津津有味的吃“旺鸡蛋”。

爆米花

黑色葫芦状的“炮筒”炉子在柴火上转,不一会儿就会听到“砰”的一声,白花花的米泡儿就哗啦啦出来了,香惨了!

麦芽糖

“铛!铛!铛!......”小时候每当听见有节奏的锤子和铁片发出的声音,就知道是卖麻糖的来了,嘿高兴的找父母要钱去买,买一块半天都舍不得吃完,而现在有几个小孩子还知道。

糖稀

焦糖色的糖浆在两根竹签之间拉出长长的丝,浓浓的麦芽香味慢慢散开,舌尖尝到的是丝滑润泽的香甜,吃拉丝糖的乐趣便在于此。口感香糯,入喉津甜,无限留念、无限回味。

棉花糖

竹签子悠悠地转啊转,竟然转出了一朵又一朵白云。甜甜的,软软的,好像幸福那么大。放学后买一根,香甜感觉满溢心田。现在也卖的形状颜色多了起来,但是再也没有童年的感觉!

那些年,茶馆的香烟是论支卖、家里碗破了喊师傅上门补、刀钝了有磨刀匠、屋漏了找捡瓦人、有时候还有牵起马就来你家门口照相的……

剃头匠

一个煤炉子烧一锅开水,一根板凳,剃一个头两块钱,绝不多收,师傅手艺好,平头剪得那叫一个顺,如今已被各种高消费的理发店替代了。

弹棉花

小时候家家户户要做被褥都会去找弹棉花的工匠,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一堆棉花被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小时候有新被子盖也是很幸福的事!

磨刀匠

“磨剪~~刀,菜刀~~~~",长吆喝似乎总会或近或远的响起。老大爷扛着一条板凳,上面有磨刀石,齿轮什么的,看他拿着菜刀在磨刀石上哗哗哗的来回磨着,不一会儿菜刀就像新的一样了?

修表匠

放大镜、酒精灯、镊子,还有灵巧的手是他们的兵器。小作坊里凝固了他们的人生画卷,见证了时间的游走。现在大家都有手机了,戴表的也越来越少了!

补锅

以前谁家的铁锅烧穿了,又不舍得丢的话,就拿出来给师傅补一补。很多人家的锅都是补了再补,一用就是好几年。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锅破了就换新的,而补锅这个手艺就渐渐地消失了。

老南京的吆喝声最能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穿梭于小巷中的买卖人,洪亮的吆喝声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冰棒~马头牌~马头牌~冰棒

早年,南京的街头巷尾时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吆喝声。小时候,高一声低一声的吆喝,常常响起在街头巷尾,伴随着木块敲击木质冰棒箱子的“啪啪”声响。

“破布烂棉花拿来卖!”

那时收破烂的不像现在骑三轮车或推板车,而是挑着一副箩筐沿街吆喝,大家也称他们叫“挑高箩的”,但绝没有一丝鄙视。一听到“挑高箩的”吆喝声,好多人家就会拿出破旧物品来卖,比如碎铜废铁、碎玻璃、牙膏锡、旧衣裤等。

“扎筲—箕!”

扎制竹器的都是一些民间的手艺人,他们挑着一副挑子沿街吆喝,挑子上立着一根根细竹竿和削好的篾子。贡院街上,三天两头就会有扎筲箕的沿街吆喝着走过。

“磨剪子唉,炝菜刀”

的吆喝声故意拉得很长,一声接一声从巷里传出,就像童谣一般,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那些与一代人记忆有关的地方消失了,有多少怀念和追忆,在以后的日子里逐渐模糊或者更加清晰!

洪武路天桥

22年,年久失修。评定为“危桥”后,新街口洪武路过街天桥天桥寿终正寝,一夜下架。

工人文化宫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宫拥有各种职工文体协会,有象棋、乒乓球、篮球比赛,猜谜、打气枪、套圈等游艺活动,经常举办文艺演出和展览会,留下了许多的回忆。

图书发行大厦

说到南京湖南路的老地标,很多人会想起位于湖南路与马台街路口的江苏省图书发行大厦,而老南京印象更深的是它楼下的新华书店,一到寒暑假就热闹非凡,不少孩子坐在台阶上看书,留下许多青春回忆。

中华门火车站

经过78年风雨的中华门火车站在年0月4日停运。多少事由这生,多少事由这灭。来来回回,承载的风雨离情,只有你懂。

中央门长途汽车站

年8月7日晚,服役46年的南京中央门汽车站正式关闭。多少人从这儿来,多少人又从这儿离开。

南京下关电厂

已经有05岁下关电厂,曾是民国的首都发电厂。一声巨响,南京下关发电厂50米高的烟囱被爆破拆除了,南京的又一地标在年倒下了。

和燕路晓庄广场高架桥

和燕路晓庄广场高架桥位于南京城北大动脉,纬一路上。年7月3日晚0点,仅仅2.5秒,这架有着5年历史的跨线桥在“轰”一声巨响中爆破。

城西干道高架

年3月7日,城西干道高架(水西门段)正式开始爆破。伫立了6年的南京“大波浪”退出历史舞台。

南京西站

年3月24日22:7,最后一班次绿皮火车从黄山开往南京的后,南京西站就此暂停客运业务,不再对外售票。这座初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在风雨中伫立04年的老站彻底告别了旅客。

紫金山索道

你的印象中,是否那条斜跨紫金山西南峰的索道,每每谈到紫金山就想到它。坐在敞开式的吊椅上领略山水城林风光,更是一代人的浪漫记忆。

越发展,越消失

很多熟悉的东西不见了

很多新奇的东西冒出来了

南京,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南京,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

南京头条(ID:njtoutiao)整理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北京根治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皮肤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ngshizx.com/njsly/8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