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都这一年长三角副中心首条地铁名校

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定位

合芜蚌国家型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

空港经济示范区的规划建设……

年合肥城市大建设继续推进,地铁、绕城高速、高铁、城市内交通网及全国性交通枢纽不断完善,合肥的城市建设正在快速发展与扩张,生活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合肥究竟出现了哪些大的规划与建设呢?快和小编来回顾下吧!

合肥被定位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显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含26个城市(上海1个、江苏9个、浙江8个、安徽8个)。其中《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长三角”是指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的城市群。

合肥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四座重大科学装置和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在内的一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端科技人才汇集。

除了教育科研基地,合肥同样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合肥将落实“中国制造”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传统产业新兴化,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到年,传统制造业产值达到亿元。

合芜蚌国家型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

年中旬,国务院正式批复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芜湖、蚌埠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完成了华丽升级,将建设成为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

合肥正式跨入地铁时代

12月26日是安徽首条轨道交通——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通车运营的第一天,合肥正式进入“地铁时代”。万千市民参与体验,见证合肥交通史上一次"蝶变"。

地铁1号线沟通合肥北部至滨湖新区,让合肥隔得最远的两个城区快速连通,除了1号线外,合肥轨道交通2至5号线也会在未来五年陆续正式运营。

外地名校扎堆落户合肥

以来,合肥新增的大大小小名校达到50所!目前合肥在长三角省会城市中高校数量是最多的,比南京多7所,比杭州多21所。

本土名校合肥师范附小、四十六中、一六八中学也陆续组建“教育集团”扩散优质教育资源。

合肥迈入文旅新时代

9月24日,位于滨湖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综合体开业,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出席了在安徽省合肥市万达城的开业庆典,这是万达开业的第5个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合肥的文化休闲又多了一个标志性建筑。

打造“东部新中心”

瑶海区合力推动工业区搬迁改造,马钢(合肥)公司厂区及周边10平方公里区域将北打造成被称为下一个滨湖的“东部新中心”。

年已经启动和平村等3个旧城改造项目,加快花冲跃进等15个旧城改造项目扫尾工作,新和家园等18个在建复建点项目建设,广德家园等19个复建点项目开工。

郑徐高铁正式开通

年9月10日,郑徐高铁正式开通,自此,合肥到西安只要6小时!沪昆高铁12月28日开通,合肥经长沙中转至昆明只要9小时!除此之外,合安高铁将全线开建,合肥到安庆最快只要40分钟!还有商合杭高铁、合青高铁,以及合肥至六安、淮北、马鞍山的3条城际铁路也将开建!

老城隍庙重生人气火爆

一代老合肥的记忆——城隍庙,在经过改造后重获新生!鲜明的徽州特色,淮军文化、徽商文化、民俗文化等经典庐州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改造后的城隍庙夜市,米长的街道,日均6万人,普通的小吃店日营业额能达4千元,日赚千元以上的小店面多达几十家。

合肥绕城高速将“牵手”南淝河路

12月份,合肥绕城高速公路南淝河路(重庆路)互通立交工程施工项目开始招标,互通范围内高速设双向八车道,新建总长约3.6公里的匝道。通过绕城高速将与南淝河路“牵手”,为合肥南环片区增加一关键性的出城立交,有效缓解包河大道互通立交等相邻互通的通行压力。

看到了合肥这一年的大建设有没有亮瞎你们的眼?表激动,表感慨,还有一大波合肥重大规划等着你!看看未来的合肥,谁还舍得离开?!

城市规划篇

到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万

城市规模

本次规划为合肥确定的城市性质是:安徽省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发展目标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到年,合肥市域总人口为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0.3%。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万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

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经济总量

根据《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到年,合肥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亿元,全市人均GDP达到00美元以上。

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规划层次空间形态

在空间层次上,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规划层次。市域包括合肥市域行政区域范围,面积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北至长丰县行政边界,南至巢湖风景名胜区保护边界,西至肥西县及南岗镇行政边界,东至大圩镇、淝河镇、大兴镇等行政边界,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为:老城提升,三面整合,两向拓展,两带控制。以老城为中心,完善城市东、北、西、西南部城市功能,重点向南发展滨湖新区,形成组团式空间形态。

此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构建1个中心城市、6个区级综合服务型城镇、27个三级城镇、51个重点镇四级市域城镇体系,形成“一核”(合肥中心城区)、“一区”(城镇协调区)、“五轴”(东、北、西、南、东南五条城镇发展轴)的市域发展格局。

4个市级中心8个片区中心若干社区中心区域规划

《总体规划》显示,合肥将规划4个市级中心,8个片区中心,若干个社区中心,形成市级中心、片区中心、社区中心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这其中,市级中心,分别为老城中心、滨湖中心、政务文化新区中心和合肥南站中心。

老城中心:位于老城区,以长江路为轴,呈带状分布。具有金融、办公、商业商务、文化娱乐、信息、旅游等功能。

滨湖中心:位于巢湖之滨,具有行政办公、金融、商务、文化、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功能。

政务文化新区中心:政务文化新区生态绿轴周边地区,具有市级行政办公、商务、文化、体育等功能。

合肥南站中心:以南站为核心,南北地区,具有综合交通、商贸、商务等功能。

合肥空港示范区发展规划出炉

立足合肥,辐射全省及周边,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将被打造为安徽省口岸门类最多、检验最便捷、最具成本优势的口岸高地。开通“合肥—洛杉矶”(往返)等多条国际货运航线。设立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同时等高对接,积极加入中德智能制造联盟,将空港打造成合肥国际合作功能区。

规划建设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

计划提出,未来五年,启动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规划建设,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达到25%,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坚持“创新+生态”的建设理念,统筹新区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统筹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构建功能协调互动、空间组团舒展的“一带一核五基地”总体布局。

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改革发展任务,全方位参与新一轮产业分工,聚焦优质要素资源,打造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生态文明先行区、高端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大力提升新区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成为带动安徽加速崛起、支撑长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未来的“滨湖国际级新区”比现在的滨湖新区要大几倍,包含了肥东,肥西,高新,蜀山,包河区,经开区,高新区!未来GDP要0亿以上!

合肥东部新中心规划即将面世

瑶海的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区已由原来的13.29平方公里扩大至29.82平方公里,合肥东部新中心的规划即将在近期正式面世。

年,瑶海区将推动大众路等8条道路建成通车,并做好裕溪路高架东延等15个项目保障,同时,该区还将将加快明光路、一环路等4条精品道路和铜陵路、裕溪路等5条精品林荫路,以及木滩街等特色街建设。

城市交通篇

合肥迈入地铁时代未来5年建成5条地铁线

12月26日合肥地铁1号线正式试运营,意味着合肥正式迈入地铁时代。

按照施工计划,“十三五”期间,合肥轨道交通1、2、3号线将陆续通车运营,未来五年将确保投运5条地铁线,到年,合肥确保1-5号地铁线投运,轨道交通里程达到公里;启动建设6-8号线,着力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高到30%以上。

城际铁路汇集的巨型枢纽站

在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皖江地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年),包括合六城际、合淮蚌城际、合宁城际、合芜城际、合安城际等5条放射线,总里程公里,串连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六安、淮南、蚌埠11个市。其中合六城际铁路全长公里,建成后,合肥市民从市区到机场40公里距离只要约15分钟。

合肥西站计划明年年底开工

合肥西站被设为合安九高铁的站点之一,意味着暂时闲置的合肥西站将重新启用。不过生活君收到挺多市民的吐槽,建议新合肥西站改名,不然新老西站叫起来很拗口,你们怎么看?

“米”字形高铁布局合肥

未来5年,合肥高速铁路网逐步形成“米字快铁”,高铁将达到11条,成为全国最发达的铁路枢纽之一。到年,合肥将打通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关中、成渝、海峡西岸等城市群之间的快速运输通道。未来3小时可通达国内诸多重要城市,建立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两小时通达圈”。

高速公路“一小通勤圈”

未来5年,合肥规划新增高速公路公里以上,改扩建国省干道公里以上,加快构建“十二纵十横”一级公路网,到年,基本上建成以合肥为中心的“1小时通勤圈”。

新桥机场二期工程将启动

在航空机场方面,合肥市将实施新桥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增加国际航线,提高航班密度,启动建设庐江、肥东、长丰、巢湖等通用机场,争创通用航空运营试点。

“适当增加合肥-上海航线航班规模,实施合肥-上海-国际航班的中转联程航运服务功能。”合肥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解释。

近年来,合肥已开通了9条国际地区航线,不过,今后,合肥新桥机场航线将逐步覆盖各大洲。合肥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建议,今后需研究推动合肥至洛杉矶(或旧金山)、莫斯科、巴黎、澳大利亚、巴西和南非等地直航。

科技教育篇

年建成国家科学中心

未来五年,合肥将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到年,基本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朝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迈进。合肥将争取国家量子实验室落户,支持国家大科学工程及装置布局,并支持对原有科研设施更新改造整合。

合肥将加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科学城、安徽大学互联网学院等建设,建设超导核聚变中心、量子中心、空地一体化网络、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智慧新能源集成创新中心、大基因中心等新的七大创新平台。到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

合肥将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

“十三五”期间,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合肥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同时,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去学政策,即进城务工人员只需提供经商证明或务工证明、暂住证、户口簿等证件,其子女入学可以确保做到百分百有学上、百分百上公办学校、百分百享受“同城待遇”、百分百与合肥市户籍考生录取省市师范高中“同等标准同等收费”、百分百可录取到合肥市高中阶段学校就读。

此外,合肥还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规划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区域职教高地。推动合肥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加快建设磨店高教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建立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机制,推进学历和技能等级“双学历”试点,实现职普融合贯通发展,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杂费。

城市开发发展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合肥市和合肥都市圈被纳入规划范围,合肥更被确定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

合肥被纳入长三角城市群,通过上海、南京等城市辐射,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这些区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从外部环境上带动合肥市自身的快速发展。

合肥都市圈最新规划曝光

合肥都市圈(合芜马城市群)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核心地区,是以合肥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而该区域的核心城市为合肥市。淮南、六安、滁州为地区性中心城市。

?战略定位:长三角重要增长极、安徽省核心增长极、国家重要的自主创新基地、现代产业基地、安徽省核心增长极、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规划范围:合肥、淮南、六安、滁州市和桐城市的全部行政辖区。

?发展目标:在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基础上,创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加快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努力提高都市区国际化水平,成为内陆创新发展新高地。

?合肥:构建“”市域空间结构

1个中心城区。

3个城市副中心:巢湖、庐江和长丰。

3个产业基地:空港经济示范区、庐南重化工基地、巢北产业基地。

1个巢湖流域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系列政策的支持

一条条道路的畅通

一列列地铁、高铁的飞驰

一座座学校的林立

......

带动着合肥每天都在发生巨变

未来,我们一起期待!

加油!合肥!









































治白癜风的药
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anjingshizx.com/njsxs/10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